矮小症:识别、诊断与治疗指南

发布时间:2024-12-16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矮小症是一种因遗传或疾病因素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它表现为儿童在相似生活环境下,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的外貌,还可能带来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及代谢异常等症状,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困扰。
 
  病因与症状
 
  矮小症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等。其典型症状包括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等。患儿的外貌可能维持童年状态,骨骼发育落后,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性发育迟缓,缺乏第二性征,如男性可能出现胡须稀少、乳房发育、喉结不明显等症状;女性可能出现长出胡须、声音低沉、体毛粗多等症状。
 
  不同类型的矮小症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原发性矮小症患者的生长速度缓慢,身高远低于同龄儿童,但身材比例正常,外貌维持童年状态。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矮小症,则可能导致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头大智力低下、面色发黄等症状。先天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性矮小症则表现为脊椎发育异常导致的躯干和颈部缩短,四肢缩短等症状。
 
  诊断方法
 
  矮小症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首先,准确测量孩子的身高,并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标准身高进行比较。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可能存在矮小症的风险。其次,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计算生长速度,如果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检查。
 
  此外,了解孩子的家族中是否有矮小症患者,以及父母的身高情况,因为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对孩子的身高产生影响。询问孩子的出生史,包括出生体重、胎龄、是否有难产等情况,因为出生时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矮小症的重要手段。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可以检测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因为生长激素缺乏是导致矮小症的常见原因。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排除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矮小症。骨龄检查通过X光检查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评估生长潜力,骨龄落后可能提示生长发育迟缓。
 
  治疗方法
 
  矮小症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一般治疗主要是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均衡,补充钙质及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生长激素,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早治疗、长疗程、足剂量,使用生长激素期间要定期复查。其他药物还包括人生长介素、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等,针对各种激素缺乏时可针对性补充。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骨发育畸形,如膝内翻、内外翻等,可进行手术矫正。需要注意的是,矮小症的治疗需要早期进行,以免延误病情后期难以治疗。
 
  心理支持
 
  矮小症孩子易因身高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疏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结语
 
  矮小症是一种复杂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其识别、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适当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儿改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家长和患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共同面对这一挑战。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