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的定义与临床特征
发布时间:2024-12-26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矮小症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儿童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的平均身高,且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标准。这种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诸多困扰,并可能伴随其他部位发育异常。
定义
矮小症的定义是个体身高低于同龄人群中第3百分位数,通常表现为在相似生活环境下,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具体来说,对于5岁儿童,其身高可能在100厘米以下,而10岁儿童则可能低于130厘米。矮小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等。
临床特征
1. 身材矮小:这是矮小症比较明显的症状。患者的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中处于较低的百分位,甚至低于第三百分位数。这种身高偏低的现象在婴幼儿期可能不太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同龄人的身高差距会逐渐加大。
2. 生长速度缓慢:矮小症患者还表现出生长速度缓慢的特点。正常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年的身高增长速度应在一定范围内,如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而矮小症患者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这个标准,可能每年只增长几厘米,甚至更少。
3. 体型不匀称:部分矮小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体型不匀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躯干与四肢的比例失调,如四肢相对较短而躯干较长,或者四肢弯曲、手掌过度粗短等。这种体型不匀称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
4. 面部及身体特征异常:矮小症患者还可能出现面部及身体特征的异常,例如头围较小、鼻梁较低、下巴突出、额头宽大等。这些特征在患者身上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
5. 青春期延迟:在严重的情况下,矮小症患者还可能出现青春期延迟及性发育不全的症状。表现为男孩的睾丸和阴茎未能在正常时间发育,女孩的乳房和子宫也发育迟缓。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其未来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
6. 智力发育:虽然大部分矮小症患者的智力发育是正常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智力发育迟缓的情况。此外,矮小症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
7. 其他关联症状:某些特定类型的矮小症,如特纳综合征,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心脏畸形、肾脏异常等。
对于矮小症患者,除了医学治疗外,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摄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自卑情绪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矮小症是一种复杂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与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因此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上一篇:矮小症的病因有哪些? 下一篇:矮小症的预防措施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