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发作的典型特征
发布时间:2025-08-1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抽动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发作时的表现往往具有独特性,但由于症状多样且容易与孩子的 “调皮行为” 混淆,很多家长难以准确识别。了解抽动症发作的典型特征,不仅能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还能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疾病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运动性抽动发作:快速、重复的不自主动作
运动性抽动是抽动症发作时比较直观的表现,主要涉及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以快速、突然、重复的不自主收缩为核心特征。
发作部位具有扩散性
抽动症发作时的运动性症状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向头颈部、躯干、四肢扩散。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频繁眨眼、挤眉、皱鼻等面部小动作;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摇头、点头、扭颈、耸肩等头颈部动作;严重时还会出现甩手、踢腿、躯体扭动,甚至复杂的动作组合,如伸手拍打自己、原地转圈等。这种从局部到全身的扩散过程,是运动性抽动发作的典型特点之一。
动作具有不可控性与反复性
孩子在运动性抽动发作时,无法通过主观意志控制动作的发生。即使家长提醒 “不要动”,孩子也难以抑制,有时反而会因为刻意控制而导致随后的抽动更加频繁。此外,这些动作会反复出现,一天内可能发作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且每次动作的形式相对固定,比如固定的眨眼频率、特定的扭头角度等。
受情绪与环境影响明显
运动性抽动的发作频率和强度会受到孩子情绪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当孩子处于紧张、焦虑、兴奋或疲劳状态时,抽动症状会明显加重,比如考试前、陌生人来访时,眨眼、摇头等动作会变得更加频繁;而在孩子放松、专注于感兴趣的事物(如玩游戏、看动画片)时,症状会暂时减轻甚至消失。这种与情绪、环境的关联性,是抽动症发作的重要特征。
发声性抽动发作:不自主的异常声音
发声性抽动虽不如运动性抽动直观,但同样是抽动症发作的核心特征,主要由咽喉部、呼吸肌等与发声相关的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
声音类型多样且无意义
发声性抽动发作时的声音表现多样,既包括简单的发声,如清嗓子(发出 “吭吭” 声)、咳嗽、哼声、尖叫声等,也包括复杂的发声,如重复他人的话语(模仿言语)、无意义地重复某个词语,甚至发出类似动物的叫声。这些声音并非孩子故意发出,而是肌肉不自主收缩的结果,因此往往缺乏实际意义,且与当时的场景不匹配,比如在安静的课堂上突然发出尖叫声。
发作与运动性抽动可伴随出现
很多抽动症患者在发作时,发声性抽动与运动性抽动会同时或交替出现。例如,孩子可能一边频繁眨眼,一边发出清嗓子的声音;或者先出现摇头动作,随后跟着一声尖叫。这种两者并存的情况,更能体现抽动症发作的复杂性,也有助于与单纯的 “坏习惯” 区分开。
发作时的伴随特征:难以忽视的细节表现
发作前存在 “先兆感”
部分抽动症孩子在抽动发作前,会出现一种难以描述的 “先兆感”,比如喉咙发痒、身体某部位肌肉发紧、有想动的冲动等。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孩子会通过抽动动作来 “释放”,比如喉咙发痒时会不自觉地清嗓子,肌肉发紧时会扭动身体。这种 “先兆 - 抽动” 的连锁反应,是抽动症发作时的独特特征,也能帮助家长判断孩子的动作是否属于抽动症。
意识清晰,能感知发作过程
与癫痫等疾病发作时的意识丧失不同,抽动症孩子在发作时意识完全清晰,能够清楚感知自己的抽动动作,甚至会因为这些异常动作感到尴尬、自卑。比如,孩子会意识到自己频繁眨眼被同学嘲笑,从而产生抵触上学的情绪。这种清晰的意识状态,是区分抽动症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
入睡后症状消失
抽动症发作主要出现在孩子清醒状态下,入睡后由于大脑神经活动减弱,抽动症状会完全消失。这一特征与其他可能引起身体异常动作的疾病(如睡眠障碍相关的肢体抽动)有所不同,可作为识别抽动症的参考。
与其他行为的区分:避免误判的关键
孩子的一些调皮行为(如故意做鬼脸、学动物叫)可能与抽动症发作症状相似,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调皮行为是孩子有意识的主动行为,可通过教育引导停止,且不会反复、高频发作;而抽动症发作的动作或发声是不自主的,无法通过批评、提醒消失,且具有反复性、扩散性等特征。此外,调皮行为不会因情绪紧张而加重,也不会让孩子产生不适感,这些都是区分的重要标志。
家长的应对建议
当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典型特征时,家长应避免过度紧张或指责孩子,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记录孩子抽动发作的频率、部位、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为医生诊断提供详细信息。同时,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抽动症)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相应的医疗设备,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适宜的医疗服务,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解决儿童的健康问题提供支持。
上一篇:抽动症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下一篇:别忽视!孩子频繁眨眼或患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