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扭脖子、摇头?可能与抽动症有关

发布时间:2025-11-07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会注意到孩子有一些奇怪的小动作,比如时不时地扭一下脖子,或者毫无征兆地摇摇头。起初,许多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孩子淘气、模仿动画片里的角色,或者是颈部不舒服。然而,当这些动作变得频繁、重复且孩子似乎无法自控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些看似简单的颈部动作,有可能是儿童抽动症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及时识别和正确应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解析孩子扭脖子、摇头与抽动症的关联,帮助家长科学判断并采取适当措施。
 
  认识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医学上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其核心特征是出现不自主、突然、快速、重复、无目的的肌肉抽动。这些抽动发作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常在紧张、焦虑或疲劳时加重,而在注意力集中或放松时减轻。
 
  抽动症的表现形式多样,根据抽动涉及的部位和性质,主要分为两大类:
 
  运动性抽动:指身体肌肉群的运动,如眨眼、皱眉、耸鼻、扭脖子、摇头、耸肩、甩手等。
 
  发声性抽动:指口腔、咽喉或胸部肌肉产生的声音,如清嗓子、哼声、吸鼻声、犬吠声等。
 
  抽动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该病通常在学龄前期或学龄期起病,男孩的发病率相对高于女孩。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抽动症状具有波动性,其表现形式、频率和严重程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扭脖子与摇头:颈部抽动的典型表现
 
  扭脖子和摇头是儿童抽动症中常见的颈部及头部运动性抽动,这些动作幅度较大,很容易被家长观察到。
 
  扭脖子的特点
 
  抽动性的扭脖子通常表现为孩子突然、快速地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动作显得有些僵硬和突兀。这个动作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孩子可能正在安静地坐着或站着,头却猛地扭动一下。这与孩子为了看某个东西而自然转头完全不同,抽动动作缺乏前因后果,显得“多此一举”。
 
  摇头的特点
 
  摇头则表现为孩子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晃动头部,频率和幅度不一。有时是轻微的摆动,有时则是用力的摇晃。这种摇头与表达“不”或“是”的摇头不同,它不伴随语言交流,且往往在不需要表达否定或肯定意愿时出现。
 
  当孩子频繁出现扭脖子或摇头的动作,并且这些动作在紧张时加重,放松时减轻,家长就需要警惕抽动症的可能性。
 
  如何区分抽动与其他颈部问题
 
  当孩子出现扭脖子、摇头的行为时,家长需要将其与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区分,以免延误诊治。
 
  与颈椎问题的区分
 
  颈椎问题,如寰枢椎半脱位、肌性斜颈等,也会导致头部姿势异常。但这些疾病引起的颈部活动异常通常是持续性的,头部可能固定在某个异常姿势,活动范围受限,孩子可能会伴有疼痛、哭闹等不适表现。而抽动症的动作是阵发性的、短暂的,在不抽动时,孩子的颈部活动完全正常。
 
  与习惯性动作的区分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模仿或养成了习惯而摇头晃脑。习惯性动作通常在孩子被提醒时能够停止,且动作相对柔和,缺乏抽动动作的突然性和刻板性。抽动症孩子则难以通过意志力长时间控制动作。
 
  与癫痫的区分
 
  某些类型的癫痫发作也可能表现为头颈部或肢体的抽动。但癫痫发作通常伴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强直阵挛等典型症状,且发作后常有疲乏感。抽动症孩子发作时意识完全清楚,能够正常回应。
 
  如果家长难以自行判断,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家长应对孩子抽动的正确态度
 
  当怀疑孩子可能患有抽动症时,家长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和症状发展有直接影响。
 
  理解与接纳,而非责备
 
  首先要明白,抽动是一种疾病,不是孩子的过错。责备、打骂或强行制止,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症状加重。家长的态度应该是理解和接纳,让孩子感受到支持而非压力。
 
  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一个宽松、和谐、充满关爱的环境有助于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讨论其抽动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学业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转移注意力,而非强化
 
  当孩子正在抽动时,不要刻意去提醒他“别扭了”或“别摇了”。这种提醒本身就是一种强化。可以尝试用自然的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邀请他一起做点别的事情,或者聊一个他感兴趣的话题。
 
  及时寻求专业诊断
 
  如果扭脖子、摇头的行为持续存在,并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家长应果断带孩子去儿童神经科、发育行为儿科或儿童心理科就诊。专业的诊断是科学干预的前提。
 
  抽动症的科学干预途径
 
  抽动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行为疗法
 
  对于中轻度的抽动症,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其中,习惯逆转训练(HRT)应用较广,它帮助孩子识别抽动前的冲动感,并学习一个与之相拮抗的、不显眼的动作来替代。
 
  药物治疗
 
  当抽动症状严重,严重影响功能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的原则,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心理支持
 
  抽动症儿童可能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感到自卑、焦虑。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学习应对技巧,是促进其全面康复的重要环节。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神经科、发育行为儿科、儿童心理科等多个专业科室。医院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诊疗设备,为儿童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等发育行为问题提供评估、诊断和干预服务。医院注重儿童身心健康,采用医疗、教育、心理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院内环境温馨舒适,设有儿童活动区,旨在减轻患儿就医时的紧张情绪。医院定期开展家长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发育特点,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上一篇:孩子经常摸头发、甩胳膊?要警惕抽动症 下一篇:没有了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