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1-09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学业、人际关系及日常生活方面遇到困难。多动症不仅影响儿童,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延续至成年期,对学习、工作和社交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患病原因
多动症的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
多动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动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的结果,意味着多个基因变异共同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如果家族中有多动症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2. 神经生理学因素:
多动症患者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觉醒不足等神经生理学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受损或延迟,从而影响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脑电图研究显示,多动症患者的大脑活动模式与健康儿童有所不同,表现为慢波活动增加和α波功率减小。
3. 轻微脑损伤:
一些研究认为,早产、低体重、缺血缺氧性脑病、脑膜炎、脑外伤以及甲状腺功能不全等可能与多动症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发育受损,进而影响注意力和行为调节。
4. 神经生化因素:
多动症患者脑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可能低下,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注意力和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
5. 环境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可能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例如,经济贫困、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庭暴力等都可能成为多动症的诱因。此外,儿童期接触铅等有毒物质也可能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6. 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不和、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以及学校环境压力等都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
7. 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多动症可能与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血铅水平增高有关。此外,食物添加剂和某些药物也可能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
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患者可能表现出注意持续时间短暂,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任务或活动;在课堂上或需要安静的环境中,可能表现出坐立不安、乱动等行为;做事情可能仅凭兴趣,缺乏思考,容易冲动行事。这些症状可能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治疗
多动症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教育干预以及家庭支持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来制定。对于症状较轻、发现较早且能积极配合治疗的孩子来说,药物治疗结合行为疗法通常能在3个月至6个月内看到明显的改善。然而,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共患病的患者来说,治疗周期可能会更长,需要持续1年至3年甚至更久时间才能较好地控制症状。
总之,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病因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家长、老师和专业人士应共同关注和引导患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上一篇:5岁多动症孩子的症状表现与理解 下一篇:如何为多动症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