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多动症:不仅仅是“好动”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5-02-10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用“活泼好动”来形容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然而,当这种“好动”超出了正常范围,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时,我们或许就需要正视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多动症的面纱,了解它背后的真相。
 
  一、多动症:不只是行为上的“好动”
 
  提到多动症,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孩子无法安静地坐着,总是动个不停。但实际上,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远不止于此。它主要包括三个维度: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意味着,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可能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任务,容易分心;他们可能会在不适当的时候过度活跃,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他们在做出决定时往往缺乏考虑,表现出冲动性。
 
  二、多动症的影响:全面而深远
 
  多动症不仅仅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在课堂上,他们可能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错过老师的讲解,导致学习困难;在人际交往中,冲动和不合时宜的行为可能让他们难以建立和维护友谊;在家里,过度活跃和分心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增加父母的压力和焦虑。此外,多动症还可能伴随有自尊心受损、情绪调节困难以及睡眠障碍等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三、正确认识与应对
 
  面对多动症,首先重要的是正确的认识和接纳。家长和教师应避免将孩子的行为简单地归咎于“调皮”或“懒惰”,而应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一旦确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教育支持和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大脑功能,减轻症状。
 
  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更有效的自我管理技巧,改善家庭沟通。
 
  教育支持: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如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使用计时器和奖励系统,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心理治疗: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增强自我认知。
 
  四、社会共融:理解与包容
 
  社会各界都应增加对多动症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对患者的误解和歧视。学校、社区和媒体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推广相关知识,促进公众意识的提升。家长之间也应相互支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多动症,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议题,需要我们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态度去面对。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点亮前行的灯塔,让他们在理解与关爱中健康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