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误解与真相
发布时间:2025-02-1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当今社会,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尽管多动症影响着全球数百万儿童的日常生活,但关于它的误解仍然普遍存在。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关于多动症的误解,并揭示背后的真相,以期为公众提供一个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一、多动症非真病?
误解:一些人认为多动症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而是孩子调皮捣蛋或家长管教不严的结果。
真相:多动症已被全球主要医学、心理学及教育机构(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教育部等)正式认定为一种医学上的疾病状态。其根源在于大脑神经传递素的不平衡,导致患者在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方面出现异常。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工作和社交能力。
二、多动症儿童受特殊优待?
误解:有人认为,多动症儿童在学校或社会中会受到特殊优待,从而获得不正当的优势。
真相:实际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和社会为多动症等残障儿童提供额外支持(如延长考试时间、个性化教学计划等),旨在确保他们能平等享受教育资源,而非给予特殊优待。这些支持措施是基于多动症儿童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旨在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融入社会。
三、症状随年龄增长自然消失?
误解:许多人认为,多动症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
真相:研究表明,约70%的多动症患儿在青少年期仍表现出症状,超过一半的患者成年后依旧受此困扰。未接受治疗的成人多动症患者更易面临情绪问题、职业障碍及法律、财务等社会问题。因此,多动症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治疗和管理。
四、多动症是男孩的专利?
误解:社会上普遍存在多动症是男孩特有疾病的观念。
真相:多动症不分性别,女孩同样可能患病。然而,由于社会偏见和诊断标准的差异,女孩多动症的诊断率远低于男孩。实际上,女孩的多动症症状可能更加隐蔽,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问题等,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女孩多动症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
五、多动症源于不良教养?
误解:有人认为,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源于缺乏教养或家庭环境不良。
真相: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与大脑化学异常有关。严厉的家教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症状。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了解多动症的本质,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六、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会导致依赖?
误解:一些人担心,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会导致青少年吸毒或产生药物依赖。
真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验证,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安全有效,能够显著缓解症状,减少不良行为风险。相反,未接受治疗的多动症患者日后吸毒、酗酒的风险更高。因此,药物治疗是多动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其效果和副作用。
七、多动症患者智力低下且懒惰?
误解: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多动症患者的偏见,认为他们智力低下且懒惰。
真相:实际上,多动症患者的智力往往超出平均水平。他们并不懒惰,只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历史上及现代社会中,不乏患有多动症却成就非凡的人物,如莫扎特、本杰明·富兰克林等。这些例子表明,多动症患者同样具有创造力和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结语
通过揭示上述关于多动症的误解与真相,我们希望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需要家长、教育者和医疗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来应对。我们应该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多动症患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享受充实而美好的生活。
上一篇:多动症孩子为什么常出现“读写障碍”?. 下一篇:如何帮助多动症儿童有效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