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总走神?作业拖拉到崩溃?可能是多动症在作怪!

发布时间:2025-03-0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比如孩子上课总是走神、写作业拖拉磨蹭。很多时候,这些看似只是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或者态度不认真的表现,其实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据统计,我国儿童和青少年 ADHD 总体患病率为 6.4%,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孩子正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
 
  一、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一)注意力方面
 
  1. 容易分心:孩子在做事情时很难将注意力持续集中在一项任务上,容易被外界的细微干扰所吸引,比如教室外的一点动静、同学的一个小动作等,都会让他们的思路瞬间被打断。
 
  2. 粗心大意: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如抄写题目时漏数字、看错运算符号、把“b”写成“d”等,这并非是孩子不认真,而是他们难以保持专注,对细节的把控能力较弱。
 
  3. 丢三落四:经常会丢失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书本等,找东西成为了家常便饭,这不仅影响了学习效率,也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到烦恼。
 
  (二)多动方面
 
  1. 坐立不安: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需要安静的场合,孩子都无法安静地坐着,总是扭来扭去、摇摇晃晃,仿佛椅子上有钉子一样。
 
  2. 过度活跃:精力充沛得过了头,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不停地奔跑、攀爬、跳跃,即使在不适宜活动的场所也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3. 话多插嘴:在别人说话时,总是忍不住要打断,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一旦开始说话,就很难停下来,不顾及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感受。
 
  (三)冲动方面
 
  1. 情绪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摔东西,情绪波动较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2. 缺乏耐心:不愿意等待,比如排队时会不耐烦地插队,做游戏时不能按照规则轮流进行,总是想要立刻得到满足。
 
  3. 冒险行为: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从高处跳下、在马路上乱跑等,让家长和老师时刻提心吊胆。
 
  二、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
 
  (一)学习成绩下滑
 
  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孩子在课堂上无法很好地吸收知识,课后作业也不能认真完成,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降。长期的学习困难还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二)社交困难
 
  多动症孩子的冲动和多动行为可能会让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比如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在集体活动中过于活跃而影响到他人,容易被其他孩子排斥和孤立,从而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
 
  (三)自信心受挫
 
  频繁地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被老师批评,因为作业完成不好而被家长指责,孩子会逐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可能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问题。
 
  三、多动症的成因
 
  (一)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孩子的父母或亲属有多动症病史,那么孩子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遗传基因在多动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具体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二)大脑发育异常
 
  科学家发现,多动症孩子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前额叶皮层和基底节等与注意力和行为控制相关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异常,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等症状。
 
  (三)环境因素
 
  孕期母亲吸烟、饮酒、营养不良,孩子早产、出生时缺氧窒息、脑损伤等都可能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此外,家庭环境不稳定、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也可能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诱发多动症。
 
  四、如何应对多动症
 
  (一)及时就医诊断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类似多动症的表现,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行为观察、心理测评等多种方式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孩子的预后至关重要。
 
  (二)综合治疗
 
  1.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多动症患儿,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一些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哌甲酯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冲动和多动行为。但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2. 行为疗法:这是多动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为管理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适当的行为模式。例如,当孩子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安静并专注于某项任务时,给予他喜欢的小奖品或表扬;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和食物等社交技能。
 
  3. 心理支持:多动症孩子往往面临着来自学习、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关爱,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心理韧性。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三)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支持
 
  1. 家长方面: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的争吵和冲突。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阅读、绘画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同时,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学校方面:老师要对多动症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不要因为他们的调皮捣蛋而歧视或惩罚他们。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学校还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资源教室教师,为多动症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总之,孩子上课走神、作业拖拉并不一定是简单的学习态度问题,有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家长和老师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并给予科学的干预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他们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