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校反馈孩子多动,老是上课做小动作,怎么办?小心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5-03-1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作为家长,每当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听到孩子在课堂上多动、老是做小动作的反馈时,心里难免会感到焦急和困惑。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率,也可能让孩子在同学中显得格格不入。其实,这些表现很可能是多动症(ADHD)在悄悄作祟。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一、正确认识多动症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多动症的基本知识。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并非孩子故意调皮或不听话,而是他们的大脑在某些方面存在发育异常,导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仔细观察,确认症状
接到学校反馈后,家长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注意孩子是否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坐、话多、插话、丢三落四等症状。同时,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和困扰。如果孩子的症状与多动症相符,那么家长就需要进一步采取行动。
三、寻求专业评估与诊断
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家长应该尽快带孩子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询问、观察和必要的检查,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并确定其类型和程度。专业的评估与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
四、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旦确诊孩子患有多动症,家长需要与医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或综合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多动和冲动行为,提高注意力;行为疗法则可以通过训练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技能,来改善他们的行为问题。家长要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确保孩子得到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五、家校合作,共同管理
在治疗多动症的过程中,家校合作至关重要。家长要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学习效率。家长则可以在家中继续进行行为管理,如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进行专注力训练等。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康复和发展。
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多动症孩子往往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同学的嘲笑或老师的批评,这容易导致他们自卑和缺乏自信心。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自己的问题,勇敢地克服困难。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当学校反馈孩子多动、老是上课做小动作时,家长不要急于责备或惩罚孩子。而是要正确认识多动症,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寻求专业评估与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家校合作共同管理,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多动症带来的困扰,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注、自信地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未来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