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多动”小神兽,家长如何巧妙引导走向专注?

发布时间:2025-03-1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一、认识“多动”背后的原因
 
  1. 生理因素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大脑的前额叶皮质,这一区域主要负责控制注意力和行为抑制。当这部分神经功能还在发展中时,孩子就很难像成年人一样保持专注,容易出现多动的现象。
 
  例如,幼儿的大脑在3岁之前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从而表现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发展过程,随着年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渐完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自然延长。
 
  2. 心理因素
 
  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可能导致多动。如果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他们可能会通过多动的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比如,父母工作繁忙,很少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孩子可能会在父母面前变得格外活泼好动,试图让父母注意到自己。另外,家庭环境的压力、过度溺爱或严厉的教育方式等也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而表现为多动。
 
  3. 环境因素
 
  生活中的干扰因素过多也是孩子多动的原因之一。现代家庭中,电子产品如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随处可见,这些屏幕发出的信息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而且,家庭生活环境过于嘈杂、混乱,或者孩子经常处于人员密集、喧闹的场所,也会使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养成多动的习惯。
 
  二、家长引导孩子专注的方法
 
  1. 营造专注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专注的良好榜样。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多进行阅读、绘画、手工制作等需要专注完成的活动。
 
  例如,家长可以每天晚上安排一段时间作为“家庭阅读时间”,关掉电视和手机,全家人一起坐在沙发上安静地阅读书籍。孩子会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逐渐养成专注阅读的习惯。
 
  2. 创造安静整洁的环境
 
  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学习和玩耍的空间,确保这个空间安静、整洁、有序。房间内的布置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杂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可以在孩子的书房里摆放一张舒适的书桌和一把合适的椅子,书桌上只放置当前学习所需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等。墙上可以挂一些激励孩子专注学习的画作或标语。
 
  3. 培养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更容易投入注意力。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积极引导和培养。
 
  例如,如果孩子对绘画感兴趣,家长可以为他们报名参加绘画班,或者在家里提供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绘画创作。在孩子绘画过程中,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培养专注的能力。
 
  4.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
 
  给孩子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规则,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责任和期望。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让孩子能够逐步完成,每次完成后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比如,当要求孩子整理玩具时,可以告诉他们:“把玩具分类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后你可以看一集你喜欢的动画片。”同时,在孩子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如何按照类别、大小等顺序进行整理,培养他们的条理性和专注力。
 
  5. 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训练
 
  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专注力。有许多适合训练专注力的小游戏,如拼图、积木、找不同等。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孩子在拼图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寻找每一块拼图的位置,将其拼接完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这些游戏,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戏难度,逐渐提高孩子的专注水平。
 
  三、注意事项
 
  1.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要过分苛求孩子在短时间内有巨大的改变。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好奇心强、精力旺盛,需要更多的活动来消耗能量,然后再逐渐引导他们专注。对于这些孩子,可以通过安排一些体育活动或户外游戏来释放他们的精力,之后再进行专注力训练。
 
  2. 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
 
  当孩子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家长不要轻易批评和指责孩子,这样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反而加重他们的情绪问题和多动行为。要用温和、耐心的态度引导孩子,鼓励他们努力改进。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3. 保持耐心和坚持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和坚持。不要期望通过几天或几周的训练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要持续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地引导和鼓励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总之,家有“多动”小神兽并不可怕,家长要理解孩子多动背后的原因,通过营造专注的家庭氛围、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兴趣、设定目标和规则以及采用游戏化训练等方式,巧妙地引导孩子走向专注。同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避免过度批评,保持耐心和坚持,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