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常见误区,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5-04-08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童多动症,这个在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却让不少家长陷入困惑与误解之中。多动症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也给家庭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由于对多动症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家长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常常走入误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儿童多动症的神秘面纱,看看那些常见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多动症就是孩子调皮捣蛋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多动行为简单地归结为调皮捣蛋,认为孩子只是性格活泼、好动,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实际上,多动症和调皮有着本质的区别。
 
  调皮的孩子在需要安静的时候,经过提醒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专注于某件事情。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醒后,他们能安静下来认真听讲。而多动症孩子则难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行为,即使被多次提醒,依然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不停地扭动身体、做小动作,甚至离开座位乱跑。而且,多动症孩子的多动行为往往是无目的、不受控制的,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
 
  误区二:只有男孩才会得多动症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似乎多动症是男孩的“专利”,女孩很少会患多动症。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虽然男孩患多动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女孩同样会得多动症。女孩的多动症表现可能和男孩有所不同,她们可能不像男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多动行为,而是更多地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内心焦虑、做事拖沓等。由于这些表现比较隐蔽,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导致女孩的多动症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误区三:孩子长大了,多动症自然会好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多动是正常的,等长大了多动症就会自然痊愈。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症状可能会持续到成年,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成长过程中,多动症孩子可能会面临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情绪问题等诸多挑战。比如,他们在学习上可能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成绩落后,在社交中可能因为冲动行为而与同伴发生冲突。而且,多动症还可能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的迹象,就应该尽早带孩子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误区四:药物治疗会有严重副作用,不能给孩子吃
 
  当医生建议给孩子使用药物治疗多动症时,很多家长会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
 
  其实,目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是经过严格临床试验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副作用是可控的。而且,药物治疗对于改善多动症孩子的核心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有着显著的效果。如果不进行药物治疗,孩子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加重,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更大的影响。当然,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误区五:多动症不需要治疗,孩子自己能调整
 
  有些家长认为多动症不是什么大病,孩子自己慢慢就能调整过来,不需要专门的治疗。
 
  多动症是一种需要专业干预的疾病,孩子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克服。如果不进行治疗,多动症孩子的症状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负面影响。专业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症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儿童多动症是一个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的问题。家长要摒弃这些常见的误区,及时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有多动症的迹象,就要尽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和满满的关爱,帮助孩子摆脱多动症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