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坐不住是多动症吗?家长必知的真相与应对之道

发布时间:2025-04-2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扰:孩子特别好动,仿佛身上装了个“小马达”,一刻也停不下来,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看着孩子这样,家长们不禁忧心忡忡,心里直犯嘀咕:“孩子这么好动、坐不住,该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吧?”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帮助家长们拨开迷雾,看清真相。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非都是多动症
 
  好动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孩子就像破土而出的幼苗,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通过不断地活动、触摸、尝试,来认识周围的一切。比如,孩子可能会在公园里跑来跑去,观察花草树木,触摸不同质地的石头,这种好动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方式。
 
  从生理角度来看,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好动的行为。而且,不同孩子的气质类型也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活泼、外向,精力旺盛,好动也就成了他们的特点之一。
 
  多动症与好动,本质大不同
 
  虽然多动症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好动的症状,但它和普通的好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除了好动之外,多动症孩子还存在明显的注意力缺陷问题。
 
  在课堂上,多动症孩子可能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容易被外界的一点小动静吸引,思绪常常飘走。他们可能会频繁地开小差,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做作业时也拖拖拉拉,错误百出。而且,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往往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他们的好动是冲动、无序的,比如在课堂上突然站起来乱跑,打断别人讲话等。
 
  此外,多动症孩子的这些症状会持续存在,并且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普通好动孩子的行为通常是有目的、有节制的,在需要安静的场合,比如听故事、看动画片时,他们能够安静下来,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表现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患有多动症。除了前面提到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行为之外,还可以观察孩子在不同场合的表现。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等多个场合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比如超过六个月,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另外,家长还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通常能够更客观地观察到孩子的行为,他们的反馈对于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诊断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应对孩子好动,家长可以这样做
 
  如果孩子只是普通的好动,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首先,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他们释放旺盛的精力。比如,每天安排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在操场上尽情奔跑、玩耍。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训练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玩一些拼图、搭积木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游戏,逐渐延长孩子专注的时间。同时,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让孩子明白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要是孩子确实被诊断为多动症,家长也不要灰心丧气。目前,针对多动症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等。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孩子好动、坐不住并不一定就是多动症。家长要正确认识和区分孩子的行为表现,用科学的方法和耐心的陪伴,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孩子的美好未来!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