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老走神?警惕!这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

发布时间:2025-04-2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之路本就充满挑战,可当自家的宝贝在学习上老是分心、走神,甚至作业拖拉、成绩下滑,这背后的原因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常被忽视,但又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的话题——多动症。
 
  走神频繁,或是多动症在捣鬼
 
  想想你家孩子,是不是经常这样:上课时眼神空洞,思绪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做作业时磨磨蹭蹭,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碰碰那;你跟他说话,他总是心不在焉,仿佛没听见一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可能就是多动症在捣鬼。
 
  小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学校里,他上课总是坐不住,小动作不断,老师讲的课他根本听不进去。回到家做作业,也是错误连连,妈妈在一旁急得直跳脚,小明却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起初,小明的父母以为他只是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小明在其他场合也表现出类似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后来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小明被确诊为多动症。
 
  多动症,远不止“好动”二字
 
  提到多动症,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好动”。但实际上,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它不仅仅表现为身体上的好动,更核心的是注意力的缺陷。患儿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任性冲动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交、情绪管理等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
 
  比如有的孩子,虽然身体上看似安静,但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无法集中。他们可能在阅读、写作或进行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表现出明显的困难。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过度的活跃,无法安静地坐着,总是动来动去,甚至在课堂上也无法保持安静。
 
  识别多动症,家长需细心观察
 
  对于家长来说,识别孩子的多动症症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动症表现,供家长们参考:
 
  孩子经常无法专注于任务,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过度活跃,无法保持安静;难以抑制冲动,经常打断他人、回答问题或插话;情绪不稳,容易发脾气或哭闹。
 
  当然,这些症状并非一出现就意味着孩子患有多动症。家长们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整体表现,并结合专业医生的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应对多动症,专业与关爱并重
 
  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多动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专业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心理干预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提高注意力;行为疗法则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心理干预则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多动症,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家长们的关爱和支持也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理解孩子的困境,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比如,可以设定一些小目标,当孩子达到时给予适当的奖励;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学习习惯。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饮食、作息习惯等方式,辅助改善多动症症状。比如,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当面对学习走神、成绩下滑的孩子时,家长们需要保持警惕,及时识别可能的多动症症状。同时,也要用爱与智慧,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陪伴他们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记住,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未来,值得我们用尽全力去呵护和引领。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