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孩子多动症?注意这几个表现!
发布时间:2025-05-05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我家孩子一刻也闲不住,上课小动作不断,写作业磨蹭拖拉,是不是有多动症?” 相信不少家长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儿童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孩子的注意力、活动水平和冲动控制能力。由于其表现的多样性,有时容易被家长误解为孩子只是“调皮”或“不听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儿童多动症的一些典型表现,帮助家长们初步了解,以便及早发现并寻求专业的评估和干预。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三个方面。这些症状并非偶然出现,而是长期存在,并在不同场合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造成影响。
注意力缺陷:
难以持久地保持注意力: 孩子在做需要持续注意力的活动时,比如听老师讲课、做作业、玩需要规则的游戏等,常常难以集中精力,容易分心。
做事马虎,粗心大意: 在学习或工作中,孩子常常因为粗心而犯错,比如抄错题目、漏做步骤等。
难以遵循指令,完成任务: 即使理解了指令,孩子也常常难以坚持到底,容易中途放弃或忘记。
组织能力差: 孩子在安排任务、整理物品方面存在困难,常常丢三落四。
逃避或不喜欢需要持续脑力付出的任务: 比如做作业、阅读等。
容易丢失物品: 经常找不到学习用品、玩具或其他重要的东西。
似乎听不见别人说话: 当别人直接对他说话时,孩子常常显得心不在焉。
容易被外界刺激分散注意力: 周围环境中的微小动静都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在需要按顺序完成的事情上遇到困难: 比如做复杂的数学题、完成多步骤的手工制作等。
多动:
坐立不安,扭动身体: 孩子在需要安静坐着的时候,比如上课、吃饭时,常常坐不住,身体扭来扭去,小动作不断。
难以安静地玩耍或参与休闲活动: 孩子在玩玩具或进行其他休闲活动时,也常常显得很兴奋,难以安静下来。
总是“动个不停”,像“上了发条”一样: 家长常常形容孩子“精力过剩”,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在不恰当的场合奔跑或攀爬: 比如在教室里、商场里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孩子会随意跑动或攀爬。
难以安静地进行活动: 比如看书、画画等。
说话过多: 孩子常常滔滔不绝,打断别人的话。
冲动:
在问题问完之前抢着回答: 孩子常常不等待问题说完就急于回答,或者打断别人的话。
难以等待轮流: 在需要排队或轮流的场合,孩子常常表现得很不耐烦,想要插队或抢先。
经常打断或干扰他人: 孩子可能会在别人谈话或做事时突然插进来。
做事不顾后果: 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而没有考虑到可能的危险或后果。
需要注意的几个表现细节
除了上述核心症状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留意孩子的一些行为细节:
情绪波动大,易激惹: 孩子的情绪可能变化很快,容易因为小事而生气或哭闹。
挫败感强,自信心低: 由于学习和社交方面的困难,孩子可能经常感到挫败,自信心较低。
睡眠问题: 部分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存在入睡困难、睡眠不安等问题。
社交障碍: 冲动的行为和注意力缺陷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难以与同伴友好相处。
学习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如何区分“调皮”和“多动症”?
很多家长会将孩子的多动行为误认为是“调皮”。区分两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持续性和频率: 多动症的行为是长期存在且频繁发生的,不仅仅是偶尔的调皮捣蛋。
场合一致性: 多动症的行为在不同的场合(家庭、学校、公共场所)都存在,而调皮行为可能只在特定场合出现。
影响程度: 多动症的症状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而调皮行为通常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自我控制能力: 多动症的孩子往往难以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即使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对,也很难克制。而调皮的孩子在受到批评或约束时,通常能够有所收敛。
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重要的是寻求专业的评估和诊断。
咨询医生: 首先可以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或儿童保健医生,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初步的评估,并建议转诊至专业的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
专业评估: 专业的评估通常由儿童精神科医生、发育行为儿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等进行,可能包括病史询问、行为观察、心理测评、智力评估等。
不要自行诊断或用药: 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贴标签或使用任何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后果。
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干预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学习效率,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并减少未来出现其他问题的风险。
早期的干预措施可能包括: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药物可以帮助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多动和冲动行为。
行为治疗: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奖励积极行为、纠正不良行为等方法,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和控制。
家长培训: 帮助家长了解多动症,学习有效的管教方法,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学校支持: 与学校老师沟通,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行为支持。
结语
儿童多动症并非简单的“调皮”,而是一种需要专业关注和干预的神经发育障碍。家长们应该提高警惕,留意孩子在注意力、活动水平和冲动控制方面的表现。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干预。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挑战,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孩子坐不住、注意力涣散?警惕多动症在作祟 下一篇:揭秘多动症:这些症状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