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的典型小动作

发布时间:2025-07-29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活泼好动是常见的表现,但有些孩子的小动作格外频繁且难以控制,这可能并非单纯的调皮,而是多动症的信号。多动症儿童的小动作往往具有持续性、无目的性和不受控的特点,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还可能让他们受到误解。了解这些典型小动作,能帮助家长和老师更早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
 
  肢体上的不停歇:停不下来的 “小马达”
 
  手部小动作不断
 
  多动症儿童的手似乎永远闲不下来。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反复转动铅笔、橡皮,把文具拆了又装,或者不停地撕纸条、卷课本边角,甚至会偷偷玩自己的手指、抠指甲,将指甲抠得参差不齐。写作业时,手里的笔可能不是在纸上写字,而是在桌面上敲来敲去,或者在手心转来转去,完全无视周围的环境和正在进行的任务。
 
  身体扭动与晃动
 
  这类孩子很难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身体会不停地扭动、晃动。上课时,他们可能会在座位上左右摇摆、前后晃动,甚至把椅子摇得咯吱作响。有时还会不自觉地站起来,或者蹲在椅子上,仿佛只有通过这些动作才能让自己舒服一些。即使在吃饭、看电视等需要相对安静的场合,他们也难以保持固定的姿势,身体总是处于动态之中。
 
  下肢活动频繁
 
  除了上肢和身体的动作,下肢也常常闲不住。他们会在桌子底下不停地踢腿、跺脚,或者用脚勾住椅子腿来回晃动。排队的时候,别的孩子能站得相对笔直,他们却会不停地来回踱步、蹦跳,甚至突然跑出去几步又回来,完全无法遵守排队的秩序。
 
  社交中的冲动行为:难以把控的 “小插曲”
 
  随意插话与打断别人
 
  在与人交流时,多动症儿童往往等不及别人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意插话、打断别人的谈话。无论是课堂上老师讲课,还是家长与他人聊天,他们都会突然冒出一句与当前话题相关或不相关的话,这不仅会影响交流的连贯性,还可能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
 
  过度触碰他人或物品
 
  他们对周围的人和物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难以控制自己的触碰欲望。和小伙伴一起玩时,会突然拍打别人、拉扯别人的衣服,或者抢夺别人的玩具。看到新奇的物品,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会伸手去摸、去拿,即使被制止,过一会儿可能又会忍不住重复同样的动作。
 
  环境中的无目的举动:与场景不符的 “小行为”
 
  注意力分散时的小动作
 
  当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时,会出现一些与当前场景无关的小动作。比如在听课时,他们可能会盯着窗外的小鸟发呆,同时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来画去;在看书时,眼神游离,手里却在摆弄书页,把书角折得乱七八糟。这些小动作并非他们故意为之,而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时的一种无意识表现。
 
  情绪激动时的肢体反应
 
  当多动症儿童情绪激动时,肢体动作会更加明显。高兴时,可能会突然跳起来、拍手,甚至在地上打滚;生气或受挫时,会乱扔东西、跺脚,或者用力拍打桌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却不知道如何用更合适的方式来控制和表达。
 
  这些典型的小动作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长期积累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这些持续且难以纠正的行为,家长应及时关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引导和干预。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经广州市政府、国家卫生部批准建立的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总体占地面积约 10000 平米,专注为 0-18 岁儿童(涵盖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医疗服务。
 
  医院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儿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在儿童发育行为、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与中山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首都儿科医院等多家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形成技术协作和医疗资源共享联盟。
 
  在诊疗模式上,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针对自闭症、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复杂病例,实行 “一患多医” 协作模式。还独创 “三维一体 1:1:1 脑神经核心康复体系”,融合现代西医诊断、仪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及中医针灸等手段,为患儿提供康复方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