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不等于调皮!

发布时间:2025-08-1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把孩子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简单归为 “调皮”,尤其是当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频繁打扰他人时,容易被贴上 “不听话”“故意捣乱” 的标签。但实际上,部分孩子的这些行为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而非单纯的调皮。多动症和调皮有着本质区别,需要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避免误解对孩子造成伤害。
 
  从行为表现看:多动症的 “动” 与调皮的 “动” 不同
 
  调皮孩子的 “动” 往往是有目的性的,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受自己控制。比如他们可能会在课堂上偷偷玩玩具,一旦发现老师注意到自己,会立刻收敛行为;在游戏中,他们能专注于感兴趣的活动,遵守基本规则。调皮的孩子虽然好动,但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电影院、图书馆,经过提醒后能暂时安静下来。
 
  而多动症孩子的 “动” 则是无目的、难以自控的。他们的动作往往突然、杂乱,比如在课堂上毫无征兆地离开座位、东张西望、摆弄文具,即使老师多次提醒,也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也难以持续,比如看动画片时可能频繁换台,玩玩具时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无法深入投入。此外,多动症孩子的冲动行为明显,比如抢答问题、打断他人说话,且难以理解行为带来的后果。
 
  从成因看:多动症源于神经发育问题,调皮是性格或环境影响
 
  调皮更多与孩子的性格特质、家庭环境或教育方式有关。有些孩子天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加上家长平时管教较宽松,可能会表现出爱打闹、不服管教的特点。但这种调皮是后天可以通过引导和规范改善的,比如通过制定规则、明确奖惩,孩子能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多动症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成因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研究发现,多动症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可能滞后,导致其在注意力控制、行为抑制等方面存在缺陷。这种神经发育上的问题并非孩子主观故意,也不是通过简单的管教就能解决的,需要专业的评估和干预。
 
  从影响范围看:多动症对生活的影响更广泛且持久
 
  调皮孩子的行为虽然有时会让人觉得棘手,但通常不会对其学习和社交造成严重影响。他们能在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同学、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随着年龄增长,行为会逐渐成熟稳重。
 
  多动症孩子的行为问题则会对多个方面产生持续影响。在学习上,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他们难以跟上课堂进度,作业拖沓、错误率高,成绩往往不理想;在社交中,因为冲动、多动,可能会被同学排斥,难以建立稳定的友谊;在家庭中,频繁的 disobedience 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问题可能会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影响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如何区分多动症与调皮?
 
  区分多动症和调皮需要综合多方面观察。首先看行为的场合和频率:调皮孩子的不当行为多发生在特定情境,且频率较低;多动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则在各种场合都可能出现,且频繁发生,难以控制。
 
  其次看是否影响功能:如果孩子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已经明显影响到学习成绩、社交关系或日常生活自理,那么多动症的可能性较大;而调皮孩子的行为虽然让人困扰,但通常不会造成这些功能性损害。
 
  看是否能被引导:调皮孩子在明确的规则和适当的引导下,行为会有明显改善;多动症孩子则对常规引导反应较差,需要更专业的干预方法。
 
  如果家长或老师难以判断,建议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评估,通过心理测试、行为观察等手段,明确孩子的情况。
 
  正确对待多动症孩子,避免误解和伤害
 
  将多动症等同于调皮,容易对孩子造成多方面伤害。一方面,孩子可能会因为频繁被批评、指责而产生自卑、焦虑情绪,认为自己 “不好”“不受欢迎”,进而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延误专业干预的时机,导致问题加重,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区分多动症和调皮,对多动症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在教育过程中,避免使用 “调皮”“故意捣乱” 等标签,而是关注孩子的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支持,比如简化学习任务、提供清晰的指令、及时给予鼓励等。同时,尽早寻求专业帮助,通过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孩子改善症状。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情况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在儿童多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经验。医院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为孩子提供全面的评估,明确是否为多动症以及病情程度。针对多动症孩子,医院会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行为指导、心理支持等,帮助孩子改善症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助力其健康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