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还是顽皮?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8-1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孩子顽皮好动是天性,尤其是男孩子,似乎总有用不完的精力。但当 “顽皮” 与 “多动症” 联系在一起时,不少家长就会感到困惑:多动症孩子的 “顽皮” 和普通孩子的调皮有什么不同?这种表现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其实,多动症孩子的 “顽皮” 并非简单的性格问题,而是与神经发育异常密切相关,需要科学看待和正确应对。
多动症孩子的 “顽皮”: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表现
活动量异常增多,难以安静
普通孩子的顽皮往往是有情境性的,比如在玩耍时活泼好动,而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课堂、图书馆)能逐渐平静下来。但多动症孩子的活动量明显超出正常范围,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保持安静。他们可能在课堂上不停地扭动身体、玩弄文具,甚至离开座位乱跑;在吃饭时东张西望、摆弄碗筷,无法专注完成进餐;即使在睡前,也可能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仿佛永远 “精力过剩”。
行为缺乏目的性,不计后果
普通孩子的顽皮行为通常有一定的目的,比如想引起关注、探索新事物等,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意识到行为的后果。而多动症孩子的很多行为缺乏明确目的,常常是冲动之下的随意举动。例如,他们可能突然抢走同学的玩具,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单纯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在户外玩耍时,可能不顾危险地爬上高处、横穿马路,对潜在的风险毫无察觉。
难以遵守规则,屡教不改
顽皮的孩子在多次提醒或教育后,通常能理解并遵守基本规则。但多动症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明显较弱,即使家长和老师反复强调,也难以做到始终遵守。比如,课堂纪律要求安静听讲,他们可能刚坐下几分钟就忍不住说话、打闹;家里规定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他们却往往半途而废,直接跑去打开电视,表现出明显的规则意识薄弱。
区分关键:多动症的 “顽皮” 与普通调皮的本质差异
能否被引导和控制
普通孩子的调皮行为在成人的引导、提醒或适当惩罚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比如,孩子在超市里哭闹着要买玩具,家长耐心讲道理或转移其注意力后,孩子通常会停止哭闹。而多动症孩子的 “顽皮” 则难以通过常规方式引导和控制,即使家长严厉批评,他们可能当时有所收敛,但很快又会重蹈覆辙,因为其行为根源是神经发育层面的自控力缺陷,而非故意违抗。
是否影响功能发展
普通孩子的顽皮不会对其学习、社交等重要功能造成明显影响。他们虽然调皮,但能按时完成作业、与同学友好相处、适应学校生活。而多动症孩子的 “顽皮” 则会严重干扰自身功能发展:课堂上的多动导致无法专心听课,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相处时的冲动行为可能引发冲突,影响人际关系;在家中难以遵守规则,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这些问题会形成连锁反应,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是否具有情境适应性
普通孩子的行为具有情境适应性,能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在游乐场可以尽情奔跑玩耍,在亲戚家做客时则会表现得相对乖巧。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缺乏这种适应性,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难以改变其多动、冲动的特点。即使在严肃的场合(如葬礼、医院),他们也可能无法保持安静,表现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行为。
多动症孩子 “顽皮” 背后的原因:神经发育视角的解读
大脑前额叶功能不足
大脑前额叶负责调控注意力、自控力、计划能力等高级认知功能。多动症孩子的前额叶发育相对滞后,导致其无法有效抑制冲动行为、控制活动量。这就好比汽车的刹车系统出现故障,难以根据路况及时减速或停车,从而表现出持续的 “顽皮” 和多动。
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调节注意力和行为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动症孩子的大脑中,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或传递可能存在异常,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紊乱,使得他们难以维持安静状态、抑制无关行为,进而表现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活动量和冲动性。
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
虽然多动症的核心原因是神经发育异常,但环境因素可能会加重其 “顽皮” 表现。例如,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学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更加烦躁,进一步削弱其自控力,使多动、冲动症状更为明显。
科学应对:如何帮助多动症孩子管理 “顽皮” 行为
寻求专业评估与干预
如果发现孩子的 “顽皮” 行为符合上述多动症特点,且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科进行专业评估。医生会通过行为观察、量表评估、访谈等方式,明确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等。
调整教育方式,强化正向引导
家长和老师应避免对多动症孩子的 “顽皮” 行为进行严厉指责或惩罚,而是采用正向引导的方式:当孩子表现出安静、遵守规则等良好行为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口头称赞、小贴纸),强化其积极行为;同时,为孩子设定清晰、简单的规则,并用具体的指令(如 “请坐下”“把书拿出来”)代替抽象的要求(如 “你要乖一点”),帮助他们理解和执行规则。
创造结构化的环境
结构化的环境有助于多动症孩子减少 “顽皮” 行为。在家中,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明确规定学习、玩耍、休息的时间,让孩子形成稳定的生活节奏;在学习区域,尽量减少无关干扰(如玩具、电视),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空间。在学校,老师可以将孩子的座位安排在离讲台较近的位置,方便及时提醒和引导,同时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包括多动症)及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相应的医疗设备,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适宜的医疗服务,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解决儿童的健康问题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