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多动症,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14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当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ADHD)时,许多家长会感到迷茫、焦虑甚至自责。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并非孩子的过错,也不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面对这一挑战,家长的理解、耐心和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支持系统。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在孩子确诊多动症后,家长需要注意和调整的关键事项,帮助家庭更好地携手前行。
调整心态:接纳与理解是第一步
家长的内心状态直接影响家庭的氛围和孩子的情绪。因此,第一步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科学认识多动症:主动学习关于多动症的权威知识,了解其成因、症状和影响。明白这是一种需要科学干预的生理状况,而不是孩子的“坏习惯”或“不听话”。这种认知转变能帮助家长从指责转向支持。
接纳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多动症孩子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挑战,但也常常伴随着创造力、精力充沛和思维活跃等特质。家长需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全部,包括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
管理自身情绪:养育多动症孩子的过程充满挑战,家长感到疲惫和沮丧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找到健康的情绪出口,如与伴侣、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
行为管理:用策略代替说教
传统的说教和惩罚对多动症孩子往往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家长需要掌握更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
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规则要简单、明确、具体,并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例如,“饭前要洗手”、“写作业时手机要放在客厅”。规则一旦建立,全家人都要一致遵守和执行。
运用正向强化:多关注和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的、具体的表扬,如“我看到你今天坚持了20分钟完成数学作业,很棒”,比空洞的“你真聪明”更有激励作用。可以建立一个积分或奖励系统,增强孩子的积极性。
设定明确的后果:对于不当行为,后果应该是即时的、相关的且合理的。例如,如果孩子没有按时收拾玩具,那么后果就是暂时不能玩下一个玩具。避免使用威胁或过长的惩罚,这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反抗。
学习支持:做孩子的“脚手架”
多动症孩子在学业上常常需要额外的支持。家长可以成为他们学习路上的“脚手架”,提供必要的帮助。
协助建立学习常规:与孩子一起制定固定的每日作息表,包括起床、吃饭、做作业、玩耍和睡觉的时间。规律的作息能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减少因混乱而产生的焦虑。
分解学习任务:面对复杂的作业,帮助孩子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降低孩子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
优化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整洁、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空间。确保书桌上只有当前任务需要的物品,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沟通与合作:构建支持网络
家长不是孤军奋战,积极沟通和寻求合作至关重要。
加强亲子沟通:每天留出专门的“特别时间”,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轻松的交流。在这个时间里,不谈学习,不提要求,只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感受,建立牢固的亲子关系。
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状况,分享在家中有效的策略,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老师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制定支持方案,确保家庭和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
寻求专业支持: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专业的医疗机构或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案,包括行为疗法、家长培训等。加入家长支持团体,与其他多动症孩子的家长交流经验,也能获得宝贵的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为多动症等发育行为问题提供专业的评估和干预服务。医院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团队,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医院注重个体化干预方案,结合行为训练、家庭指导等多种方式,支持儿童的健康发展。院内环境温馨舒适,设有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评估和干预。医院定期开展家长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需求。在为多动症孩子提供家庭支持方面,医院的专业人员能够为家长提供系统的行为管理指导,协助建立有效的家庭干预策略,并成为家长在育儿路上的专业伙伴。
上一篇:多动症哪些治疗方法有效果? 下一篇:孩子的这些表现可能是多动症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