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5-10-18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活泼好动似乎是天性使然。然而,当孩子的“好动”超出了常规范围,伴随着持续的注意力涣散和冲动行为时,许多家长心中便会升起一个疑问:我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早期症状与普通儿童的活泼天性容易混淆,导致家长难以判断。错误的判断可能会延误干预,也可能给孩子贴上不必要的标签。因此,掌握科学的观察和判断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家长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南,帮助您从多个维度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评估,并了解何时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观察核心症状:注意力、多动与冲动
 
  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患有多动症,首先需要围绕其三大核心症状进行细致观察。这些症状的表现形式会随着年龄和情境有所不同。
 
  一、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这不仅仅是“不爱学习”,而是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持续性困难。家长可以留意孩子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细节疏忽: 在学习或活动中经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例如抄错题、漏掉题目要求。
 
  维持注意困难: 在听讲、阅读或完成任务时,注意力很难持续,看似在听,实则思绪飘远。
 
  看似“听不见”: 与其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好像没有在听。
 
  任务执行困难: 难以遵循指令完成作业或家务,常常半途而废,不是因为反抗,而是因为无法坚持。
 
  组织能力弱: 整理书包、规划作业顺序等需要组织能力的任务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逃避动脑: 对于需要持续专注的活动,如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表现出明显的回避和抗拒。
 
  容易丢三落四: 经常丢失学习用品、玩具或其他个人物品。
 
  易受外界干扰: 即使是微小的声音或动静也容易分散其注意力。
 
  日常健忘: 忘记日常的安排,如老师布置的作业、约定好的事情。
 
  二、多动和冲动的表现
 
  多动和冲动常常相伴相生,但具体表现在不同年龄段有所差异。
 
  学龄前儿童: 可能表现为不停跑动、攀爬,难以安安稳稳地坐下来玩玩具,好像“装了马达”。
 
  学龄儿童: 在课堂上手脚不停、扭动身体,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动,过度喧哗,难以安静地参与休闲活动。
 
  冲动行为: 抢答问题、打断别人说话、难以排队等待、在社交中不经思考就行动,因此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区分“活泼好动”与“多动症”的界限
 
  很多家长会困惑,如何区分孩子的活泼好动与病态的多动?关键在于以下几个判断标准:
 
  一、跨情境一致性
 
  普通的孩子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如游乐园)非常活跃,但在另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如电影院、严肃的课堂)能够自我约束。而多动症孩子的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通常会在多个环境中出现,无论是在学校、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都表现得比较一致,难以通过自我控制来适应环境要求。
 
  二、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持久性
 
  活泼好动是阶段性的、有度的。而多动症的症状是持续的、严重的,已经明显超出了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并且持续时间较长(通常症状需在12岁前出现,持续至少6个月)。这些症状已经对孩子的学业、社交或家庭生活造成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三、是否伴有功能损害
 
  这是判断的核心标准。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导致学习成绩显著下滑、人际关系紧张、被同伴排斥、频繁受到老师批评或亲子冲突不断,那么这就不再是简单的“调皮”,而可能是一种需要干预的功能损害。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观察侧重点
 
  多动症的症状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演变,家长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观察。
 
  学龄前期(3-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本身就精力旺盛,观察重点在于其活动水平是否“异乎寻常”。比如,是否比同龄孩子明显更难被安抚,玩耍时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分钟就换,参与集体游戏时总是不守规则、到处乱跑。
 
  学龄期(6-12岁): 学业要求成为重要的观察场景。家长应重点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上课能否听讲、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与智力的匹配度。同时,社交问题也开始凸显,观察孩子是否能交到朋友、是否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青少年期(12岁以上): 外在的多动可能减轻,转为内心的烦躁不安。核心问题更多地体现在执行功能上,如计划性差、时间管理混乱、做事拖延、组织能力弱,导致学业困难。此外,情绪波动大、冒险行为增多也是此阶段的常见问题。
 
  何时及如何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在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判断后,如果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或者孩子的行为问题已经让您感到束手无策,那么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且必要的选择。
 
  寻求帮助的时机:
 
  孩子的核心症状(注意力、多动、冲动)在多个场合持续存在。
 
  这些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友谊或家庭生活。
 
  您尝试了各种家庭教育方法,但收效甚微,亲子关系日益紧张。
 
  如何寻求帮助:
 
  首先可以咨询学校的心理老师或辅导员,了解孩子在校的具体情况。诊断需要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来完成。建议带孩子到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儿童心理科或儿童保健科的正规医院进行评估。专业的评估通常包括与家长和孩子的详细访谈、标准化的行为评定量表、注意力测试以及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躯体疾病。
 
  请记住,家长的观察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但绝不能自行给孩子下诊断。科学的评估和诊断是制定有效干预方案的基础。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的医疗机构,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评估与干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医院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抽动障碍等儿童提供系统性的健康服务。医院注重多学科协作,整合了医疗、心理、教育等多方资源,旨在为每位儿童制定符合其个体特点的综合干预方案。广州天使儿童医院致力于营造一个专业且充满关怀的就诊环境,通过科学的评估与指导,帮助儿童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