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为什么专注力低?

发布时间:2025-10-28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曾困惑于一个现象:多动症(ADHD)的孩子在玩电子游戏或看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时,可以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但在面对课堂学习或写作业时,却显得心不在焉,难以集中注意力。这种看似矛盾的表现,常常让人误以为孩子是“态度问题”或“选择性懒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多动症孩子专注力低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帮助大家科学理解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特点。
 
  理解注意力的“指挥系统”——大脑执行功能
 
  要理解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大脑的“执行功能”。执行功能就像是大脑的CEO,负责计划、组织、启动、监控和调整我们的行为,以达成特定目标。而专注力,正是执行功能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对于多动症孩子而言,他们的大脑执行功能存在发育上的差异。这并非智力问题,而是大脑中负责“指挥”和“协调”的区域,特别是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活动水平与普通孩子有所不同。这导致他们在需要主动调动和维持注意力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他们的注意力系统就像一个不太稳定的指挥官,难以有效地调动资源去完成那些需要持续努力和自控的任务。
 
  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专注力的“燃料”不足
 
  大脑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如同大脑的“燃料”和“润滑剂”。在多动症的成因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衡扮演了重要角色。
 
  多巴胺与大脑的奖励和动机系统密切相关。当多巴胺系统功能不足时,孩子会难以从那些需要延迟满足的任务(如学习、写作业)中获得愉悦感和动力。相比之下,电子游戏等即时反馈的活动能迅速刺激多巴胺的释放,因此他们能表现出高度专注。去甲肾上腺素则与警觉性和注意力网络的激活有关。其功能不足会导致孩子难以维持必要的警觉状态,容易分心。这种神经递质的失衡,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多动症孩子难以“启动”并“维持”对枯燥任务的专注。
 
  “兴趣过滤器”的失灵:为何游戏能专注,学习却不能?
 
  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表现出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对兴趣的依赖性极高。这背后是大脑“兴趣过滤器”机制在起作用。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即使面对不那么有趣的任务,他们也能依靠意志力调动注意力。但多动症孩子的意志力系统相对薄弱,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奇、刺激、高回报的事物所捕获。学习任务往往是重复、枯燥且反馈周期长的,难以通过他们那道严格的“兴趣过滤器”。而电子游戏则充满了鲜艳的色彩、动感的音效、即时的奖励和不断变化的挑战,完美地契合了他们大脑的需求,因此能够“捕获”并“锁定”他们的注意力。这并非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大脑运作方式的差异所致。
 
  执行功能的具体挑战:从启动到维持的全面困难
 
  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低,体现在执行功能的多个环节上,而不仅仅是“坐不住”。
 
  首先是启动困难。很多孩子写作业前会拖延很久,这并非懒散,而是大脑难以从当前状态切换到需要高度认知投入的工作状态。其次是维持困难。即使开始了任务,他们也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思绪容易飘走,被无关的内外刺激所干扰。再次是抑制控制困难。他们难以抑制脑海中闪过的无关想法或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注意力频繁中断。是工作记忆不足。他们可能记不住老师布置的多步骤指令,或者在解题时忘记前一步的思路,这些都会影响专注的连续性。
 
  理解与接纳:帮助孩子的第一步
 
  认识到多动症孩子专注力低是源于大脑功能的差异,而非主观上的“不努力”,是家长和老师提供有效支持的第一步。简单地催促、指责或惩罚,不仅无效,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加剧他们的挫败感。
 
  理解了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例如,通过将任务分解、增加趣味性、提供即时反馈等方式,来“迎合”他们大脑的工作模式;通过结构化的环境和清晰的指令,来减轻他们执行功能的负担。科学的干预和充满耐心的引导,才是帮助多动症孩子提升专注力的正确途径。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等特色科室,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健康评估与指导服务。医院在儿童多动症等发育行为问题的诊疗方面,注重综合评估,结合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旨在帮助改善儿童的注意力与行为表现。医院致力于营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温馨就医环境,通过专业的医疗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