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表现和症状,家长别再忽视这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5-11-02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孩子写作业坐不住,十分钟能起来五六次”“上课总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还经常打断老师讲课”“答应好的事情转头就忘,丢三落四成常态”…… 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这些 “不听话” 的行为感到头疼,却很少意识到,这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多动症并非简单的 “调皮捣蛋”,而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了解它的具体症状,才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
 
  注意力缺陷:做事 “三分钟热度”,容易分心走神
 
  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孩子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容易被外界干扰。比如上课期间,孩子无法专注听老师讲课,会频繁看向窗外、摆弄文具,甚至和周围同学小声说话,即使被提醒也只能短暂回归;写作业时,往往刚写几个字就被其他事物吸引,比如听到客厅的电视声就放下笔,或者反复修改同一道题,花费大量时间却效率极低。
 
  此外,这类孩子还常常出现 “健忘” 问题:忘记带课本、丢失作业本、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日常生活中也会频繁找不到自己的玩具、水杯等物品。他们做事情缺乏计划性,比如整理书包时东翻西找,无法按顺序把书本、文具归位,遇到复杂任务时更是容易半途而废。
 
  多动冲动:停不下来,难以控制自身行为
 
  多动冲动症状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更为明显,主要体现为 “坐不住” 和 “管不住嘴”。在需要安静的场合,比如课堂、图书馆,孩子会不停地在座位上扭动身体、晃腿、转笔,甚至离开座位走动;课间休息时,也会表现得格外活跃,比如追逐打闹时不知轻重,容易与同学发生碰撞。
 
  冲动方面,孩子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说话时经常打断别人,不等对方说完就抢话;做决定时缺乏思考,比如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立刻要买,不顾家长的劝阻;在集体活动中,不遵守规则,比如游戏还没开始就提前行动,或者随意更改游戏玩法,导致其他小朋友不满。
 
  不同年龄段孩子,症状表现有差异
 
  多动症的症状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家长需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判断。学龄前儿童(3-6 岁)主要表现为过度活泼,比如在家中跑来跑去、翻箱倒柜,难以安静玩玩具,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容易争抢玩具、推搡他人;学龄儿童(6-12 岁)则更多体现在学习和课堂上,如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成绩下滑、多动冲动影响课堂秩序,部分孩子还会出现作业拖沓、经常漏题的情况。
 
  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多动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注意力缺陷和冲动问题仍会存在,比如学习时难以集中精力完成长篇任务,容易受手机、游戏等诱惑分心;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因说话冲动、缺乏耐心,与朋友、家人产生矛盾。
 
  这些伴随问题,也需警惕
 
  除了核心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部分多动症孩子还可能伴随其他问题。比如情绪管理困难,容易因小事发脾气、哭闹,或者出现焦虑、低落的情绪;在学习上,可能存在阅读困难、计算能力差等学习障碍,导致成绩长期落后;还有些孩子会出现行为问题,如说谎、欺负同学、破坏公共物品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及时关注并干预。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