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总在走神,小心是多动症在搞鬼
发布时间:2025-11-02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老师说,孩子上课总走神,要么玩橡皮要么盯着窗外,提醒好几次都没用。”“明明坐在教室里听课,可提问时却什么都答不上来,心思根本没在课堂上。” 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总以为孩子是调皮、不认真,可反复教育后,情况却没多少改善。其实,孩子频繁走神或许不只是态度问题,有可能是多动症在 “作祟”,家长千万别不当回事。
别把 “走神” 当调皮,这些表现可能是多动症信号
很多家长容易把孩子的走神归为调皮捣蛋、自制力差,但多动症导致的走神,和普通调皮有着明显区别。如果孩子上课时长时间无法集中注意力,比如老师讲课时,他会频繁摆弄文具、撕纸条,甚至突然和周围同学说话,且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出现 3 - 4 次,持续超过 6 个月,就要警惕;另外,孩子不仅上课走神,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简单的题目要花很久才能完成,还经常漏题、看错数字,日常生活中也总是丢三落四,比如忘记带课本、丢失文具,这些都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
如何区分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偶尔走神,就担心孩子得了多动症,过度焦虑;也有些家长把多动症当成普通调皮,错过了干预的比较好时机。其实,普通走神通常是偶尔发生的,比如课堂内容枯燥时,孩子短暂地分心看窗外,但老师提醒后能很快回到课堂,并且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比如看动画片、玩玩具,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孩子即便是做感兴趣的事,也很难坚持超过 10 - 15 分钟,还容易被外界干扰,比如听到一点声音就会转头去看。此外,普通走神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和生活,而多动症孩子可能会因为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学发生矛盾,难以融入集体。
发现孩子有异常,这样做才正确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走神情况比较严重,符合多动症的相关表现,不要急于批评指责,也不要盲目给孩子贴标签。首先,应该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儿科或儿童保健科进行检查,由专业医生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患有多动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拼图、搭积木、找不同等,在游戏过程中,多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细心观察和正确引导,当发现孩子上课总走神时,别一味地批评教育,要多一份耐心和细心,及时排查是否是多动症在搞鬼。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孩子丢三落四、拖延症晚期?可能是多动症!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