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这个年龄还能尿床,需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4-08-30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尿床,又称为夜尿症,是指孩子在夜间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如果孩子超过一定年龄仍然尿床,就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一、孩子多大年龄尿床需要引起注意?
 
  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到了五岁左右应该能够控制夜间排尿。然而,如果孩子超过五岁,仍然频繁尿床,就可能是某些潜在问题的征兆,需要尽快咨询医生。
 
  二、尿床的常见原因
 
  1.遗传因素
 
  尿床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在童年时期有过尿床的经历,那么孩子也有较高的几率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2.膀胱容量小或发育不成熟
 
  有些孩子的膀胱发育较慢,容量较小,因此无法整夜容纳尿液。
 
  3.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抗利尿激素(ADH)在夜间增加,以减少尿液的产生。如果孩子在夜间分泌不足,尿液产生过多,导致尿床。
 
  4.睡眠过深
 
  有些孩子睡眠较深,不能被尿意唤醒,从而导致在梦中尿床。
 
  5.心理因素
 
  巨大的生活变化、压力、焦虑或情感困扰可能导致孩子尿床。
 
  6.健康问题
 
  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便秘等健康问题都可能导致尿床。
 
  7.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或损伤可能影响孩子对膀胱的控制。
 
  三、为什么要尽快看医生?
 
  长期尿床不仅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表现,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自信心下降、尴尬和焦虑。因此,如果孩子超过八岁仍然尿床,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评估:
 
  1.病史记录
 
  了解孩子的饮水习惯、排尿模式和家族史。
 
  2.体检
 
  检查膀胱、泌尿道等身体部位,排除器质性疾病。
 
  3.尿液分析
 
  通过尿液检查,排除感染或者其他代谢性疾病。
 
  4.药物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帮助孩子控制夜间排尿。
 
  四、家长应如何配合医生?
 
  1.严格执行医嘱
 
  按照医生的指导:调整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建立良好的睡前习惯:睡前避免大量饮水,定时让孩子排尿。
 
  3.提供心理支持:不要责备或嘲笑孩子,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4.使用辅助工具: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尿床报警器等辅助工具,帮助孩子逐渐养成夜间控制排尿的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五岁或更大,仍然频繁尿床,应尽快带孩子看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家庭支持,可以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