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4-11-2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种语言障碍的详细比较: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表达性语言障碍
定义: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患儿在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上显著低于其智力年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异常有关,尤其是与听觉分辨能力、听觉知觉、听觉记忆、听觉整合以及听觉理解和表达等相关的脑功能缺陷。
感受性语言障碍
定义:感受性语言障碍也是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语言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
发病机制:同样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但更侧重于语言理解能力的受损。可能与听觉处理、语言解码和语义理解等方面的脑功能缺陷有关。
二、临床表现
表达性语言障碍
患儿能够理解他人的言语和肢体动作,但自己无法用言语或肢体动作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发音异常可有可无,但患儿常有明显的构音障碍。
患儿可能有学习困难,尤其是阅读困难,并常伴有计算困难。
到学龄期后,患儿可能因学习困难和语言表达困难而出现焦虑、退缩、注意短暂、多动或违拗等行为问题。
感受性语言障碍
患儿对言语常无反应,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他人的语言要求去行动。
语言表达常难于被人听懂,或出现一些毫无意义的单词。
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对语法结构、语调、手势等意义的理解困难。
常常伴有阅读困难和非言语性智力的正常或轻度受损。
成年后可能伴有社会适应能力损害。
三、诊断标准
表达性语言障碍
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如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不能讲两个单词的短句等。
语言理解能力正常。
标准化测验总智商正常(如韦氏儿童智力测验)。
排除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等原因。
感受性语言障碍
言语理解能力低于实际年龄,如1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2岁时仍不能听从日常生活简单的口令等。
语言表达能力受损。
非言语智力测验智商在正常水平。
排除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等原因。
四、治疗与预后
表达性语言障碍
治疗重点是训练患儿模仿别人讲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父母参与训练对患儿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预后一般良好,不经治疗也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获得语言能力。
感受性语言障碍
治疗重点是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包括听觉记忆、听觉知觉等方面的训练。
专门训练后轻症患儿恢复较好,重度患儿效果较差。
伴有听力损害者预后较差,可能无法治愈。
综上所述,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与预后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于这两种语言障碍的患儿,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康复和发展。
上一篇:3岁孩子语言发育正常的表现 下一篇:吃dha对小孩语言发育迟缓有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