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4-09-13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产生各种疑虑。其中,多动症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它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方法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一、观察日常活动
 
  1. 学习场景:
 
  查看孩子写作业时的状态。是否经常拖延,一会儿找橡皮,一会儿玩铅笔,很难持续专注地完成作业任务。
 
  注意孩子在上课听讲时的表现。是不是频繁走神,被窗外的声音、同学的小动作等轻易吸引,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2. 玩耍场景:
 
  在孩子自由玩耍时观察。正常孩子在玩喜欢的游戏时通常能保持一定的专注度,但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可能在玩游戏过程中不断变换活动,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去做另一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
 
  观察孩子在参加团体游戏时的行为。比如在玩球类游戏时,是否难以遵守游戏规则,经常乱跑乱动,不听从指挥。
 
  二、对比同龄人表现
 
  1. 学校表现:
 
  和孩子的同学家长交流,了解其他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情况、遵守纪律的程度等。如果自己的孩子明显比同龄人更容易分心、多动和冲动,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
 
  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整体表现,包括学习成绩、与同学的相处、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的差异。
 
  2. 社交活动:
 
  在孩子参加生日聚会、户外活动等社交场合时,观察孩子与同龄人互动的情况。多动症的孩子可能在社交中表现得过于活跃,难以安静地参与集体活动,或者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三、注意情绪变化
 
  1. 情绪稳定性:
 
  观察孩子的情绪是否容易波动。有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变得烦躁、焦虑或愤怒,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注意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的反应。正常孩子可能会感到失落,但能够较快地调整情绪,而多动症孩子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如大哭大闹、摔东西等。
 
  2. 自我调节能力:
 
  看孩子在兴奋或紧张状态下能否自我调节。例如,在看完一场精彩的电影后,或者在考试前,孩子是否能够平静下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如果孩子难以自我调节情绪和行为,可能是多动症的一个表现。
 
  四、记录行为表现
 
  1. 制作行为记录表:
 
  家长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行为记录表,记录孩子每天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多动的次数、冲动行为的发生情况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及是否有逐渐加重或改善的趋势。
 
  2. 关注特殊情况:
 
  记录孩子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如在安静的图书馆、电影院等场所,孩子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注意孩子在疲劳、饥饿或压力大时的行为变化,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多动症的症状。
 
  五、寻求专业帮助
 
  1. 咨询医生: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有疑虑,不要犹豫,及时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或儿童心理专家。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诊断,确定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或其他问题。
 
  在咨询医生时,家长要详细描述孩子的行为表现、家族病史、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
 
  2. 进行心理测试:
 
  专业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评估孩子的注意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状态。常见的测试包括注意力测试、行为评估量表等。这些测试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帮助医生确定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总之,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时,要综合考虑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同龄人的对比、情绪变化等多个方面。如果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便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