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症状,家长要了解
发布时间:2025-07-24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许多家长由于对其症状缺乏了解,常常将孩子的异常表现误认为是 “调皮”“不听话”,从而延误了干预时机。作为家长,及时掌握多动症的典型症状,能更好地关注孩子的成长状态,为孩子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注意力方面的典型症状
(一)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从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同龄儿童。比如在看绘本时,正常孩子能专注 15-20 分钟,而多动症孩子可能 5-10 分钟就会失去兴趣,开始东张西望或摆弄其他物品。在课堂上,他们也难以长时间跟随老师的讲课节奏,很容易走神,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常常一知半解。
(二)注意力易分散
这类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外界无关刺激所吸引。在做作业时,窗外的一声汽车鸣笛、家人的一句对话,都可能让他们放下手中的笔,去关注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即使在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时,也可能因为一点小动静就转移注意力,无法全身心投入。
(三)做事粗心大意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孩子在做事时常常表现得粗心大意。写作业时,容易出现看错题目、写错数字、漏写笔画等情况,即使简单的计算也可能频繁出错。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丢三落四,比如忘记带课本、丢失文具、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等。
二、行为活动方面的主要表现
(一)活动量异常增多
多动症孩子往往精力旺盛,活动量明显超过正常孩子。在室内,他们很难安静地坐着,会不停地扭动身体、踢腿、抓握东西,或者在座位上爬上爬下。在室外,他们则喜欢跑来跑去,很难听从家长的指令停下来,仿佛永远不知道疲倦。即使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电影院、图书馆,他们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活动,可能会小声说话、来回走动。
(二)动作协调性差
部分多动症孩子存在动作协调性方面的问题。在进行精细动作时,如系鞋带、扣纽扣、使用剪刀等,动作显得笨拙、不灵活,完成这些任务花费的时间比同龄孩子更长。在进行球类运动、跳绳等大动作活动时,也可能表现出平衡能力差、动作不协调的情况。
三、情绪与行为控制方面的特征
(一)情绪波动大
多动症孩子的情绪往往不稳定,容易出现突然的情绪变化。可能前一秒还兴高采烈,下一秒就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哭闹不止。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时容易表现出沮丧、易怒等负面情绪,且恢复平静的时间较长。
(二)冲动行为明显
这类孩子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得冲动,缺乏思考。在与同伴相处时,可能会突然抢夺别人的玩具、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懂得遵守社交规则,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未经允许就站起来发言,或者突然离开座位,干扰课堂秩序。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做事情往往凭一时冲动,不考虑后果,比如随意触摸危险物品、过马路时不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等。
四、不同年龄段的症状差异
(一)学龄前儿童的症状
学龄前的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过度活泼好动,难以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很难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故事,常常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干扰其他小朋友。与同伴玩耍时,容易发生争抢玩具、推搡等行为,合作意识较差。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对复杂的指令难以准确执行。
(二)学龄期儿童的症状
进入学龄期后,多动症的症状在学习场景中更为突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完成作业速度慢且质量差。课堂上的多动和冲动行为,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影响孩子的社交关系和自信心。此外,他们在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上也表现较差,很难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青少年期的症状
随着年龄增长,部分青少年多动症患者的多动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学习上,他们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如难以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记忆力差等。在社交方面,由于冲动和情绪控制问题,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与同学、家人的关系紧张。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服务的医院,在儿童多动症等发育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医院汇聚了一批专业的儿科医生、儿童精神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等医疗团队,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多动症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如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心理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帮助多动症儿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还注重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问题,为孩子的康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上一篇:得自闭症的孩子会有哪些行为问题? 下一篇:儿童肥胖症的危害,早了解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