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等级评定是?
发布时间:2025-07-28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有的患者可能仅在社交方面存在轻微困难,有的则需要全面的生活照料。为了更精准地描述患者的功能水平和支持需求,自闭症等级评定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临床诊断和干预的重要依据,也能帮助家长、教育者和医疗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方案。
一、自闭症等级评定的概念与意义
自闭症等级评定是基于患者的社交沟通能力、受限的兴趣行为以及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对其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划分的评估体系。这种评定并非给患者贴上固定标签,而是为了更科学地反映其当前的功能状态,为后续的干预和支持提供方向。
从临床角度看,等级评定能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的核心障碍和需求,判断预后情况,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家长而言,了解孩子的等级评定结果,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孩子的能力和挑战,避免盲目干预,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争取社会资源和支持。在教育领域,学校和老师可根据评定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不同等级的自闭症学生提供适配的教育环境和支持服务。
二、常见的自闭症等级评定工具
(一)《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等级划分
DSM-5 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其中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等级评定主要基于社交沟通障碍和受限的重复行为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及所需支持的水平,分为三级:
一级:需要支持。患者在社交沟通方面存在明显困难,例如难以发起社交互动,在维持对话或理解非语言沟通信号(如面部表情)上有障碍;受限的兴趣或重复行为会影响其日常功能,但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表现相对稳定。他们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难以独立处理社交情境或应对环境变化。
二级:需要大量支持。患者的社交沟通障碍更为显著,即使在有支持的情况下,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社交互动,可能很少主动发起社交,对他人的社交示好反应有限;受限的兴趣或重复行为频繁出现,且在不同环境中都会对其功能造成干扰,例如坚持固定的日常流程,一旦被打破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
三级:需要非常大量的支持。患者的社交沟通存在严重障碍,可能仅能进行极少的有意义的社交互动,甚至缺乏语言沟通能力;受限的兴趣或重复行为极端明显,可能表现为持续的刻板动作,对环境变化极度敏感,几乎无法适应新环境或新规则,日常生活需要持续的帮助和照料。
(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CARS 是针对 2-15 岁儿童的自闭症评定工具,通过 15 个项目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每个项目按严重程度分为 1-4 级,总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根据总分可分为:
轻微或不明显:总分<30 分,可能不满足自闭症诊断标准或症状较轻微。
轻度至中度自闭症:总分 30-36 分,患者存在明显的自闭症症状,但部分功能相对保留。
重度自闭症:总分>36 分,症状严重,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极大。
(三)孤独症行为量表(ABC)
ABC 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和评估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包含 57 个项目,涵盖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和生活自理五个方面。根据得分情况,可初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自闭症倾向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得分越高,提示自闭症的可能性越大或症状越明显。
三、自闭症等级评定的核心维度
(一)社交沟通能力
这是等级评定的核心维度之一,主要评估患者发起和维持社交互动的能力、非语言沟通技能(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运用,以及对社交情境的理解能力。例如,能否理解他人的情绪、能否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言行等。
(二)受限的兴趣与重复行为
包括兴趣范围的狭窄程度、重复刻板动作的频率和强度,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例如,是否对特定物品有过度痴迷、是否频繁出现无目的的重复动作、能否接受日常规律被打破等。
(三)功能独立性
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独立能力,以及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例如,能否自主穿衣、进食、完成学业任务,是否需要他人协助处理日常事务等。
四、等级评定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评定流程
信息收集:评定人员会通过与家长、教师等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沟通,了解患者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社交互动、日常活动、学习情况等。
直接观察:在自然情境或结构化情境中,观察患者的社交沟通行为、兴趣爱好和重复刻板行为等,记录其具体表现。
量表评估:使用标准化的评定量表进行打分,结合收集到的信息和观察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等级。
结果分析与反馈: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家长和相关人员,解释结果的含义,明确患者的优势和需要支持的领域,并提出干预建议。
(二)注意事项
动态性:自闭症患者的能力和症状可能随着干预和成长发生变化,等级评定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定期重新评估,以反映患者的状态。
多情境评估:患者在不同环境(如家庭、学校、医院)中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评定时应综合多情境的信息,避免单一情境下的片面判断。
专业人员操作:等级评定需要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疗人员、心理师或特教老师进行,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五、等级评定对干预的指导作用
不同等级的自闭症患者需要的干预重点和支持强度不同。对于一级患者,干预可侧重于社交技能训练和情绪管理,帮助他们提高独立社交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二级患者可能需要更系统的行为干预和语言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三级患者则需要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基础沟通技能训练等,且需要长期的、高强度的支持。
等级评定能帮助干预团队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干预效果。例如,针对有语言能力但社交困难的一级患者,可以开展小组社交活动;对于无语言的三级患者,可能需要先进行辅助沟通工具的训练。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正规医疗机构,也是广州市医保定点单位,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在自闭症等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中,医院拥有由国内外知名儿科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这些专家在儿童发育行为、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经验丰富。医院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会诊,保障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与适配性。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针对自闭症等复杂病例实行 “一患多医” 协作模式,为患儿提供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此外,医院独创 “三维一体 1:1:1 脑神经核心康复体系”,融合多种手段,为不同等级的自闭症患儿量身打造科学高效的康复方案,助力他们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上一篇:自闭症诊断的黄金年龄 下一篇:自闭症的三大核心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