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训练可以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5-07-3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沟通方面存在天然的困难,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表情、语言和意图,也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种社交障碍会影响他们融入集体、建立友谊,甚至对未来的生活产生长远影响。然而,通过科学、系统的社交训练,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家长和干预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孩子逐步掌握社交技能。
从基础能力开始:培养社交的 “预备技能”
社交训练需要从基础的能力入手,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基础能力包括眼神对视、回应呼唤、理解简单指令等,是开展复杂社交互动的前提。
眼神对视训练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家长可以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在孩子眼前缓慢移动,吸引他们的目光,当孩子与家长对视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一开始训练时间可以短一些,比如每次 5-10 秒,逐渐延长时长。同时,在日常交流中,家长要主动与孩子保持眼神接触,用温和的语气说话,让孩子习惯在沟通中注视对方。
回应呼唤的训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家长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呼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做出回应(如抬头、答应)时,给予积极反馈。如果孩子没有回应,可以轻轻触碰孩子,再次呼唤,直到孩子做出反应。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形成 “听到名字就回应” 的条件反射,这在与他人交往中至关重要。
理解简单指令也是基础技能之一。家长可以从 “过来”“坐下”“拿杯子” 等简单指令开始,配合手势和表情,让孩子理解指令的含义。当孩子完成指令后,及时给予鼓励。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逐渐增加指令的复杂度,如 “把玩具放进盒子里”“去房间拿绘本” 等,帮助孩子理解更复杂的社交场景中的要求。
学习情感认知: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自闭症儿童往往难以识别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这会影响他们的社交互动。因此,情感认知训练是社交训练的重要环节。
认识基本情绪可以通过绘本、图片或表情卡片来进行。家长可以准备 “开心”“生气”“难过”“害怕” 等情绪的图片,告诉孩子每种情绪的名称和特征,比如 “开心的时候会笑,嘴角向上翘”“生气的时候可能会皱眉、跺脚”。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如 “你现在拿到了喜欢的玩具,是不是很开心呀?”
理解他人情绪需要更多的实践。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互动时,夸张地表现出各种情绪,让孩子观察并猜测 “妈妈现在是什么表情?”“爸爸为什么生气了?”。在看动画片或读绘本时,也可以问孩子 “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呀?”“他现在感觉怎么样?”,帮助孩子将情绪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
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样重要。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语言或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 “我生气了”“我害怕”“我很高兴”。如果孩子难以用语言表达,可以教他们使用情绪卡片,当感到某种情绪时,出示对应的卡片。通过表达情绪,孩子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减少因情绪无法释放而产生的问题行为。
练习简单社交互动:从 “一对一” 到 “小群体”
在掌握基础能力和情感认知后,就可以开始练习简单的社交互动了。训练应从一对一的互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小群体互动,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一对一互动可以从打招呼、分享开始。教孩子主动说 “你好”“再见”,并配合挥手的动作。在与同伴玩耍时,引导孩子分享玩具,说 “我们一起玩好吗?”“给你玩这个”。家长可以先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同伴互动的场景,再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熟悉的小朋友实践,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学习轮流和等待是集体互动中的重要规则。可以通过玩游戏来训练,比如玩滑梯时,告诉孩子 “要排队,等前面的小朋友滑下去你再上”;玩拼图时,“你拼一块,再给妈妈拼一块”。在游戏中让孩子理解 “轮流” 的含义,学会等待,避免因急于参与而出现抢东西、推人等行为。
加入小群体活动需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让孩子在旁边观察其他小朋友玩耍,当孩子表现出兴趣时,鼓励他们加入。家长可以先参与其中,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比如 “我们一起搭积木吧”“你看他搭的房子好不好看?”。随着孩子逐渐适应,再慢慢减少干预,让孩子尝试自主与同伴互动。
融入真实场景:在生活中巩固社交技能
社交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运用所学技能,因此需要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在实践中巩固和提升。
家庭场景是基础的实践场所。家长可以在吃饭、看电视、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中,引导孩子参与互动,比如 “吃饭时,我们可以聊一聊今天发生的事”“你能帮妈妈拿一下抹布吗?”,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沟通和合作。
社区和公共场所提供了更多社交机会。带孩子去公园、超市时,鼓励他们与他人进行简单互动,比如向售货员说 “谢谢”“再见”,向公园里的小朋友问 “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家长要做好示范,让孩子学习正确的社交方式,同时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他们与陌生人互动。
幼儿园或培训机构是集体社交的重要场景。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在集体活动中多给孩子参与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回答简单的问题、参与小组游戏等。老师的引导和同伴的互动能帮助孩子更快适应集体社交,提升社交技能。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经相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正规医疗机构,为广州市医保定点单位。医院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汇聚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在儿童发育行为、神经等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针对自闭症等儿童发育相关问题,医院采用多学科联合的诊疗模式,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评估、干预等服务。同时,医院注重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提供多样化的辅助支持,致力于从多个方面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相关困扰,可进一步了解该医院的服务内容。
上一篇:自闭症儿童的早期信号家长要警惕 下一篇:为什么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