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见:认识自闭症谱系障碍
发布时间:2025-08-0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那个孩子真怪,从来不跟人说话。”
“自闭症?是不是就是性格孤僻,不合群?”
“听说他们都很聪明,只是不愿意交流?”
这些耳熟能详的评价和疑问,常常围绕着“自闭症”这个名词。然而,很多时候,这些看法并非基于事实,而是源于我们对一个群体的不了解,进而产生的偏见。偏见就像一层厚厚的滤镜,遮蔽了真实的面貌,也阻碍了我们与那些需要理解和支持的人建立连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摘下滤镜,走近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尝试真正去认识它。
什么是自闭症谱系障碍?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疾病,而是一组影响神经发育的复杂状况。它的核心特征体现在社交沟通方面的困难,以及重复性行为和狭窄兴趣模式上。
社交沟通:那些“不一样”的表现
在社交沟通方面,ASD人士常常展现出与我们不同的行为模式。这并非他们不愿交流,而是他们在理解、发起和维持社交互动上面临独特的挑战。
眼神接触与面部表情: 有些ASD人士可能避免直接的眼神接触,并非不尊重,而是觉得不自在或难以处理。他们的面部表情也可能不那么丰富或难以被解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情绪。
肢体语言与理解他人意图: 他们可能不太懂得运用或理解手势、姿态等非语言信号。更困难的是,他们往往难以解读他人的情绪、意图或期望,就像身处一个充满隐晦信号的社交迷宫,容易感到困惑。
对话技巧: 发起和维持对话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个挑战。有时他们可能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滔滔不绝,而难以注意到对话伙伴是否还在倾听或想转换话题。共享兴趣、进行一来一回的轻松交流,对他们而言可能需要额外的努力。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困难只是“线索”,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社交世界,绝不是评判他们“好坏”的标准。
重复行为与狭窄兴趣:探寻背后的意义
除了社交沟通上的不同,ASD人士还常常表现出重复性行为和狭窄兴趣。
刻板动作: 你可能会看到他们反复地转圈、拍手、摇摆身体,或者不断排列玩具。这些看似奇怪的行为,有时是他们自我调节、缓解焦虑或表达兴奋的方式。
对特定事物的固执: 任何微小的改变都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对特定食物、衣物材质也可能有特别的偏好或排斥。
强烈的兴趣偏好: 他们可能对某个特定领域(如恐龙、火车时刻表、某个动画片)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和专注,了解得比常人更深入、更细致。这种专注力,有时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上一篇:为什么自闭症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下一篇:自闭症 家人如何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