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自闭症孩子沟通
发布时间:2025-08-08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与自闭症孩子沟通常常是家长面临的一大挑战。他们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难以理解抽象表达、对沟通信号反应迟钝等问题,导致亲子间的互动常常陷入 “家长说不通、孩子听不懂” 的困境。但有效的沟通是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安全感、学习技能、融入生活的基础。通过调整沟通方式、运用适合的技巧,家长能逐步打开与孩子的沟通通道,让互动更顺畅、更有意义。本文将分享一套实用的沟通方法,助力家长与自闭症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
沟通前的准备:了解孩子的 “沟通密码”
与自闭症孩子沟通,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沟通特点和偏好,避免用 “普通孩子的标准” 要求他们,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识别孩子的独特表达方式
自闭症孩子可能不会用语言表达需求,但会通过行为、表情、手势等传递信息,家长需要耐心观察并解读这些 “非语言信号”。比如,孩子反复拉扯家长的手指向水杯,可能是 “想喝水”;突然捂住耳朵、哭闹,可能是 “听到了不舒服的声音”;盯着旋转的风扇发呆,可能是 “对这个物品感兴趣”。记录孩子的常见行为与对应需求,逐渐掌握他们的 “沟通密码”,才能及时回应并满足其需求,减少因无法表达而产生的情绪问题。
创造适合沟通的环境
自闭症孩子对环境刺激敏感,嘈杂、混乱的环境会让他们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听家长说话。沟通时应选择安静、熟悉的场所,减少背景噪音(如关闭电视、调低音乐)和视觉干扰(如杂乱的玩具、闪烁的灯光)。与孩子沟通时,尽量让他们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避免在他们疲劳、饥饿或情绪激动时进行重要交流,此时他们的接收能力会明显下降。
沟通中的核心技巧:让孩子 “听得懂、愿意回应”
与自闭症孩子沟通,关键是要让信息简单、明确、可感知,同时鼓励他们主动回应,形成互动。
语言表达要简洁、具体、正向
自闭症孩子难以理解复杂的语言、抽象的词汇和隐含的意思,家长说话时要 “说短句子、用简单词、讲具体事”。比如,不说 “你怎么又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能不能收拾一下?”,而是直接说 “把积木放进盒子里”;不说 “快点,要迟到了”,而是说 “穿好鞋子,我们要出门了”。
尽量使用正向指令,告诉孩子 “应该做什么”,而非 “不要做什么”。比如,不说 “不要跑”,而是说 “慢慢走”;不说 “不许哭”,而是说 “深呼吸,平静下来”。正向指令更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也能引导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
结合视觉辅助,强化信息传递
视觉信息比语言更直观,更易被自闭症孩子接受。沟通时可配合图片、手势、实物等视觉工具,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比如,说 “我们要吃苹果” 时,同时举起苹果;说 “该睡觉了” 时,指向床铺或拿出睡衣;教孩子认识 “开心” 的情绪时,同时出示画有笑脸的图片。对于需要孩子记住的事情(如每日流程、规则),可制作图文结合的 “视觉时间表” 或 “提示卡”,贴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让他们通过视觉提示理解并执行。
给予足够的反应时间,耐心等待回应
自闭症孩子处理信息的速度可能较慢,听到家长的话后,需要更长时间理解并组织回应,家长要耐心等待,不要催促或重复提问,否则会让他们更紧张。比如,问孩子 “想喝牛奶吗?” 后,可等待 5-10 秒,如果孩子没有回应,可重复一遍问题并配合 “牛奶” 的实物提示,而非说 “你听见了吗?快说啊!”。
孩子回应时,无论用语言、手势还是行为,都要给予肯定,比如 “你点头了,是想喝牛奶对吗?真棒!”。即使回应不明确,也不要否定,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表达,比如 “你指着杯子,是想喝水还是想玩杯子?”。
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主动发起互动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沟通欲望。比如,孩子喜欢汽车,家长可拿起汽车玩具说 “这是红色的小汽车,嘀嘀 —— 开过去”,引导孩子关注并回应;孩子痴迷于排列积木,家长可加入其中说 “我们搭一个高楼吧,你放一块,我放一块”,在互动中自然产生沟通。
与孩子互动时,要蹲下身子,与他们平视,适当进行眼神接触(如果孩子不排斥),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交流中多使用孩子喜欢的词汇和话题,让他们觉得 “沟通是有趣的”,逐渐愿意主动参与。
不同场景的沟通策略:灵活调整,应对多样需求
在日常起居、学习、外出等不同场景中,沟通的目的和方式有所不同,需要灵活调整策略。
日常起居:用 “流程化沟通” 培养习惯
日常起居(如起床、吃饭、洗澡)有固定流程,适合用 “预告 + 指令 + 鼓励” 的方式沟通,帮助孩子形成规律。比如,起床时:“现在 7 点了,该起床了(出示起床图片)”→“伸伸胳膊,妈妈帮你穿衣服”→“穿好了,真棒!”;吃饭时:“今天吃米饭和青菜(指着食物)”→“用勺子舀一口饭”→“吃到青菜了,好厉害”。每个步骤都清晰、有顺序,孩子会逐渐理解并配合。
学习技能:用 “分解式沟通” 降低难度
教孩子新技能(如洗手、画画)时,要将步骤分解,一步一步沟通指导。比如,教洗手:“打开水龙头(示范 + 语言)”→“把手淋湿”→“抹肥皂”→“搓一搓手心、手背”→“用水冲干净”→“关掉水龙头”。每完成一步,都给予明确反馈,让孩子知道 “这样做是对的”,逐步掌握整个技能。
外出场景:提前预告,减少焦虑
外出(如去超市、医院)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可能充满未知,容易产生焦虑,沟通时要提前预告、明确规则。出发前:“我们要去超市买牛奶(出示超市和牛奶的图片)”→“在超市里要拉着妈妈的手,不能乱跑”;到达后,遇到可能的问题及时提醒:“前面人多,我们排队(出示排队图片)”→“你想要这个饼干吗?可以说‘我要饼干’”。提前预告能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减少突发情绪问题。
沟通中的常见误区:避免 “好心办坏事”
与自闭症孩子沟通时,家长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可能会阻碍沟通,需要注意避免。
不要强迫孩子眼神对视,有些孩子对视会感到压力,可先从 “看家长的下巴、衣服图案” 开始,再慢慢引导;不要过度提问或打断孩子,比如孩子正在玩玩具时,频繁问 “这是什么”“你在干什么”,会打乱他们的专注;不要用 “反问”“比喻” 等方式沟通,比如孩子不想吃饭时说 “你不饿吗?”,他们可能会理解为 “在问我饿不饿”,而非 “应该吃饭”。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服务的机构,致力于为儿童提供专业的诊疗支持。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问题的诊疗方面,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可针对自闭症孩子的沟通问题提供评估和干预建议,指导家长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医院注重营造适合儿童的就医环境,以贴心的服务为儿童健康成长助力。
如果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遇到持续困难,或孩子的沟通问题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咨询,获取专业指导,帮助孩子提升沟通能力,改善亲子互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