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如何提升社交能力

发布时间:2025-08-12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社交能力是孩子融入集体、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而自闭症孩子由于社交沟通障碍,往往在与他人互动时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可能不懂如何打招呼、不会分享、难以理解他人情绪,这些问题不仅让孩子感到孤独,还会影响其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过,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引导,自闭症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逐步提升的。家长和干预者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帮助他们迈出社交的第一步。
 
  从基础社交技能开始训练
 
  学习简单的社交礼仪
 
  自闭症孩子往往对社交礼仪缺乏天然的理解,需要通过刻意训练掌握基本的社交行为。比如,教孩子如何打招呼(挥手、说 “你好”)、告别(说 “再见”、挥手)、感谢(说 “谢谢”)和道歉(说 “对不起”)。可以通过图片卡片、视频演示等视觉化方式,让孩子理解这些行为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训练时,从一对一的互动开始,家长或干预者先做示范,再引导孩子模仿。每次孩子完成一个动作,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 “你刚才主动和阿姨说‘你好’,做得真棒!”。随着孩子的适应,逐渐在不同场景中练习,比如遇到邻居、同学时,提醒孩子使用学到的礼仪。
 
  培养倾听与回应能力
 
  很多自闭症孩子在交流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也不会做出恰当回应。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和活动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玩 “听指令做动作” 游戏(家长说 “拍手”,孩子跟着拍手),或 “故事接龙”(家长说一句,孩子接下一句)。
 
  在日常交流中,家长要保持语言简洁、清晰,每次只说一个短句,确保孩子能理解。当孩子说话时,家长要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让孩子感受到 “被倾听” 的重要性,同时模仿如何回应他人。例如,孩子说 “我喜欢汽车”,家长可以回应 “你喜欢汽车呀,是红色的吗?”,引导孩子继续交流。
 
  在具体场景中练习互动技巧
 
  学习分享与合作
 
  分享和合作是集体社交中的重要技能,自闭症孩子可能因固执或自我中心而难以做到。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和孩子玩拼图游戏,家长先拼一部分,然后说 “请你把那块蓝色的拼图递给我,我们一起拼完它”,引导孩子理解 “合作” 的含义。
 
  分享训练可以从分享食物、玩具开始,家长先主动分享给孩子,说 “这是给你的苹果”,然后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物品,“你能把你的积木分一个给我吗?”。当孩子完成分享时,及时表扬,并让孩子体验到分享带来的快乐(比如一起玩玩具更有趣),逐渐培养分享意识。
 
  融入小规模社交活动
 
  一开始让自闭症孩子融入大型集体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压力过大,可以先从 2-3 人的小规模互动开始。比如,邀请 1-2 个性格温和、有耐心的同伴到家里玩,选择孩子熟悉的游戏(如搭积木、画画),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尝试互动。
 
  家长在活动中可以适当引导,比如提醒孩子 “问问小明想玩哪个积木”“你可以和小红一起画这幅画”。当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如抢夺玩具)时,不要指责,而是轻声提醒正确的做法,“我们可以轮流玩,先给小红玩 5 分钟,再给你玩,好吗?”。随着孩子的适应,逐渐增加社交人数和活动复杂度。
 
  理解他人情绪,提升共情能力
 
  识别基本情绪信号
 
  自闭症孩子往往难以理解他人的表情和情绪,需要通过系统训练帮助他们识别常见的情绪信号。可以制作 “情绪卡片”,上面画有 “开心”“生气”“难过”“害怕” 等表情,教孩子认识不同表情的特征和对应的情绪。
 
  同时,结合生活场景讲解情绪,比如看动画片时,问孩子 “这个小朋友哭了,他现在是什么心情呀?”;当家人笑的时候,告诉孩子 “妈妈现在很开心,因为你帮妈妈拿了水杯”。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表情和动作中判断情绪。
 
  学习简单的共情回应
 
  在识别情绪的基础上,教孩子做出简单的共情回应。比如,当看到同伴难过时,引导孩子说 “你是不是不开心?” 或递上一张纸巾;当同伴开心时,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说 “你看他笑了,我们也为他高兴”。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练习共情,家长扮演 “难过的小朋友”,让孩子尝试安慰;或扮演 “开心的小朋友”,让孩子学习分享喜悦。训练初期,孩子可能需要提示才能做出回应,随着练习次数增加,会逐渐形成自然的反应。
 
  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支持
 
  家庭中的持续引导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每一个社交机会引导孩子。比如,去超市时,让孩子尝试和收银员说 “谢谢”;在家中,让孩子帮忙给家人递东西,并说 “给你”。这些看似微小的互动,能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积累社交经验。
 
  同时,家长要为孩子创造稳定、可预测的社交环境,提前告知孩子即将遇到的社交场景(如 “我们等下去公园,会遇到你的同学”),减少孩子的焦虑。当孩子在社交中出现进步时,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学校与同伴的包容协助
 
  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对自闭症孩子的社交提升至关重要。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简单的互动任务,比如让孩子和同桌一起完成手工;在课间活动时,鼓励其他同学邀请自闭症孩子参与游戏,并提醒大家包容孩子的特殊表现。
 
  可以通过班级活动让其他同学了解自闭症,比如读相关绘本、开展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知道 “他可能不太会说话,但他也想和大家做朋友”,营造包容的班级氛围。当孩子在学校有社交进步时,老师及时反馈给家长,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自闭症等患儿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包括社交能力训练等方面的指导,关注儿童的健康需求,努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