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矮小症:常见误区与真相

发布时间:2024-12-2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矮小症,作为一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疾病,常常让许多家长陷入困惑和误区。本文将揭示关于矮小症的常见误区,并呈现背后的真相,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支持。
 
  误区一:父母迟长高,孩子也一样
 
  真相: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虽然遗传因素在身高发育中占据一定比重,但并不意味着父母晚长,孩子也会晚长。许多孩子在生长黄金期如果遭遇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可能会阻碍其生长发育的进程。因此,不能单纯依赖父母的生长发育轨迹来预测孩子的身高。
 
  误区二:低体重儿,2岁后还能“追赶身高”
 
  真相:足月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小于2.5公斤,身高小于47厘米)中,70%以上会有追赶性生长,但如果在2岁时仍未能追赶上同龄儿童的身高,那以后能达到正常身高的机会就很小。家长应密切关注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曲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支持。
 
  误区三:女孩月经来潮后还能长几年
 
  真相:女孩在月经来潮后,身高增长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家长不应抱有孩子还能长几年的侥幸心理,而应尽早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早熟迹象,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比较好诊治时间。
 
  误区四:等两年孩子就会长
 
  真相:孩子的生长是有规律的,一旦错过了快速增长的时期,落下的身高很难补起。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曲线,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一旦发现生长速度明显放缓,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误区五:只要吃得好就不怕长不高
 
  真相:虽然营养是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但过度进食和滥用补品可能导致孩子肥胖和性早熟,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长高。家长应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避免过度喂养和滥用补品。
 
  矮小症的真实情况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并且每年的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其病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慢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矮小症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于矮小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可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应调整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儿,应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
 
  了解矮小症的常见误区与真相,有助于家长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支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家长也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