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矮小症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24-12-2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矮小症,也被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或侏儒症,是一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疾病。当儿童的身高在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群体中低于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2SD),或者每年的生长速度低于一定标准时(婴幼儿期<7厘米/年,儿童期<5厘米/年,青春期<6厘米/年),即可被诊断为矮小症。
 
  一、病因分析
 
  矮小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分为生理性身材矮小和病理性身材矮小两类。
 
  1. 生理性身材矮小
 
  家族性矮小:由于基因遗传导致的身材矮小。
 
  生长延迟:由于遗传引起的生长延迟,出生时身长正常,但儿童时期身高增长低于正常低值,骨龄延迟,成年后身高通常不受影响。
 
  2. 病理性身材矮小
 
  生长激素缺乏:这是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下丘脑、垂体无明显病灶,但生长激素分泌功能不足)和继发性(下丘脑、垂体或其他颅内肿瘤、感染、细胞浸润、放射性损伤和头颅创伤等)。
 
  特发性身材矮小:正常生长发育中的一种变异,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无内分泌疾病和遗传疾病,但身高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
 
  骨骼发育障碍:包括各种骨、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特殊面容和体态。
 
  内分泌代谢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性早熟、皮质醇增多症等。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性生长抑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造成暂时性生长激素分泌功能低下。
 
  二、症状表现
 
  矮小症比较典型的症状是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身材矮小: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但身材比例正常。
 
  生长速率减慢: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同龄人。
 
  骨成熟延迟: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或2岁以上。
 
  代谢异常: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腺发育不全等。
 
  三、诊断与检查
 
  矮小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体格检查:评估身高、体重、生长速度等指标。
 
  激素水平检测:抽血化验,评估生长激素或其他激素的水平。
 
  骨龄检查:通过左手腕掌指骨片评定骨龄。
 
  头颅MRI:了解下丘脑垂体有无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方式
 
  矮小症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适用于生长激素缺乏、宫内生长迟缓、特发性矮小、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等。治疗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增长可达10cm以上。
 
  其他药物:如生长激素释放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长效庚酸睾酮等,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2. 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但手术可能带来并发症,如穿孔感染、骨髓炎、神经瘫痪等。
 
  五、心理与社会影响
 
  矮小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心理和社会问题。90%的矮小症患者有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影响升学、就业和婚姻。因此,除了生理治疗外,还应重视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
 
  六、预防与康复
 
  预防矮小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高和生长速度,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康复锻炼和营养支持也是治疗矮小症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矮小症虽然神秘,但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的预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