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这些小动作:频繁咳嗽也可能与抽动症相关
发布时间:2025-08-29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孩子咳嗽是家长眼中常见的 “小毛病”,多数情况下会与感冒、支气管炎、过敏等呼吸道问题联系起来。家长通常会给孩子喂服止咳药、消炎药,或带孩子去呼吸科就诊,但有时会发现:孩子的咳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服用药物后毫无效果,也没有发热、咳痰、鼻塞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这时家长需警惕 —— 孩子的频繁咳嗽,可能并非 “感冒或过敏” 所致,而是儿童抽动症的一种表现。儿童抽动症引发的咳嗽容易被忽视或误判,若长期得不到正确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社交互动甚至心理健康。下面,我们就详细解析抽动症相关咳嗽的特点、与普通咳嗽的区别及科学应对方法。
一、认清特点:抽动症相关的频繁咳嗽有哪些 “不一样”?
抽动症引发的咳嗽属于 “发声抽动” 的一种,是孩子咽喉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产生的动作,与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在表现形式、伴随症状上有明显区别,家长可通过以下 4 个特点初步判断:
咳嗽无明显 “生理诱因”,症状反复且持续时间长
呼吸道疾病引发的咳嗽,通常伴随明确的生理症状,如感冒会伴随发热、鼻塞、流涕,支气管炎会伴随咳痰、喘息,过敏引发的咳嗽会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后加重;且这类咳嗽在对症治疗(如抗炎、抗过敏)后,通常会在 1-2 周内缓解。
而抽动症相关的咳嗽,没有明显的生理诱因 —— 孩子既不发热、也无咳痰、鼻塞等症状,接触过敏原后咳嗽也不会明显加重;且咳嗽会反复出现,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 4 周),服用止咳药、消炎药后效果甚微,甚至会在停药后 “复发”。
咳嗽声音 “刻意”,多为 “清嗓子式” 或 “无意义” 咳嗽
呼吸道疾病引发的咳嗽,声音通常与病情相关,如感冒初期可能是 “干咳”,后期可能是 “有痰的湿咳”,过敏咳嗽多为 “刺激性干咳”,且咳嗽声音是身体自然的 “排异反应”,无明显 “刻意感”。
抽动症相关的咳嗽,声音更具 “特点”—— 多表现为频繁的 “清嗓子式咳嗽”(类似喉咙有异物感,发出 “吭吭” 声),或无意义的 “干咳”(声音短促、重复,没有明显的排痰需求);部分孩子的咳嗽还会伴随 “挤眉、眨眼、耸肩” 等其他小动作,且咳嗽频率会随孩子的情绪变化而波动(如紧张、兴奋时咳嗽加重,放松、专注玩游戏时咳嗽减轻)。
咳嗽 “不自主”,孩子无法主动控制
呼吸道疾病引发的咳嗽,是身体的自然反射,孩子虽无法完全控制,但不会因 “控制咳嗽” 产生明显不适;且在睡眠时,由于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咳嗽频率通常会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而抽动症相关的咳嗽,是 “不自主” 的肌肉收缩导致 —— 孩子主观上想控制咳嗽,却无法做到,强行控制时会感到咽喉部 “不适” 或 “焦虑”;且部分孩子在睡眠时,咳嗽症状也不会完全消失,甚至会在睡眠中偶尔出现 “清嗓子” 的动作。
可能伴随其他抽动症状,症状会 “转移”
抽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多部位、多形式的抽动”,若孩子的咳嗽与抽动症相关,通常会伴随其他抽动症状,如:
运动抽动:频繁眨眼、挤眉、皱鼻、耸肩、摇头、踮脚等;
其他发声抽动:除了咳嗽,还可能出现哼唧、叹气、吸鼻子、重复他人说话等动作。
且抽动症的症状会 “转移”—— 比如孩子先出现频繁咳嗽,几周后可能转为频繁眨眼或耸肩,咳嗽症状暂时减轻,但一段时间后又可能 “复发”;这种 “症状波动、转移” 的特点,是抽动症的典型表现,也是与普通咳嗽的重要区别。
科学应对:
若家长发现孩子的频繁咳嗽符合上述 “抽动症相关特点”(如无生理诱因、持续时间长、伴随其他小动作),或经呼吸道疾病治疗后无效果,应及时采取科学措施,避免延误干预时机:
第一步:先排除呼吸道疾病,再排查抽动症
家长不要直接判定孩子的咳嗽是抽动症所致,应先带孩子到儿科或呼吸科就诊,通过检查(如血常规、胸片、过敏原检测)排除感冒、支气管炎、过敏等呼吸道疾病;若排查后未发现明确的呼吸道问题,且咳嗽持续超过 4 周,再带孩子到儿童神经科、儿童保健科或儿童康复科就诊,进行抽动症相关评估。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咳嗽出现时间、频率、伴随症状)、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结合心理评估、脑电图等检查,明确是否为抽动症相关咳嗽,以及是否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焦虑症等其他问题。
第二步:避免 “错误应对”,减少对孩子的刺激
在排查和干预期间,家长的应对方式对孩子的症状缓解至关重要,需避免以下 3 种错误做法:
不要过度关注或批评:家长频繁提醒 “别咳嗽了”“你怎么又清嗓子”,或因咳嗽责骂孩子,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强化咳嗽动作,导致症状加重;
不要盲目用药:若已排除呼吸道疾病,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止咳药、消炎药 —— 这类药物对抽动症相关咳嗽无效,还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影响孩子健康;
不要过度限制孩子:不要因孩子咳嗽而限制其正常活动(如不让孩子上学、不让孩子和同伴玩耍),过度限制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反而加重症状。
正确的做法是 “淡化处理”—— 不刻意关注孩子的咳嗽动作,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 “咳嗽不会影响家长对自己的爱”,减少心理负担。
第三步:配合专业干预,做好家庭支持
抽动症相关咳嗽的干预,需根据孩子的症状严重程度制定方案,轻度症状(如咳嗽频率低、不影响学习生活)通常无需药物治疗,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即可缓解;中重度症状(如咳嗽频繁、影响社交或学习)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行为干预:
心理行为干预:由专业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开展,常用方法包括 “习惯逆转训练”(帮助孩子学会用 “替代动作” 代替咳嗽,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减少肌肉紧张);
家庭支持:家长需为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与学校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避免因咳嗽对孩子进行批评或孤立;
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每天 8-10 小时),避免熬夜;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 1 小时);饮食上避免过多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零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帮助孩子维持神经系统稳定。
第四步:定期随访,动态调整干预方案
抽动症相关咳嗽的症状可能会长期波动(如一段时间加重、一段时间减轻),家长需带孩子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变化调整干预方案(如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是否需要增加心理干预频率);同时,家长也需记录孩子的咳嗽频率、伴随症状等变化,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参考。
专业诊疗助力,帮助孩子缓解咳嗽困扰
抽动症相关的频繁咳嗽虽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长期的咳嗽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社交关系和心理健康 —— 比如孩子可能因频繁咳嗽被同学嘲笑,导致自卑、不愿上学;或因咳嗽影响课堂注意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及时的专业诊疗至关重要。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疗机构,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抽动症)的诊疗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孩子频繁咳嗽疑似抽动症的情况,医院会先通过多学科协作(儿科、呼吸科、神经科),全面排查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可能病因,明确诊断;对于确诊为抽动症相关咳嗽的孩子,会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包括心理行为干预、必要的药物治疗及家庭支持指导。同时,医院会为家长提供详细的疾病知识科普和家庭护理建议,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良好的支持,助力孩子缓解咳嗽困扰,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上一篇:注意!孩子老是抖肩膀或患抽动症 下一篇:儿童抽动症:这些表现家长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