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密码:家长必备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06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家有萌娃,本应是欢声笑语、岁月静好,可有些家长却发现孩子的行为有些“与众不同”。课堂上,他们小动作接连不断,仿佛凳子上有钉子;写作业时,注意力像断了线的风筝,刚坐下没几分钟就开始走神;平时更是像个小陀螺,到处乱窜,一刻也停不下来。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那可要警惕,这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了解多动症孩子的表现,是帮助孩子走向健康成长之路的关键第一步。
多动症,医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这类孩子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注意力、行为活动以及情绪控制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表现相较于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更为突出,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以及日常生活。
先来说说注意力方面的表现。多动症孩子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在学习场景里比较明显。上课铃响了,别的孩子迅速进入状态,眼睛紧盯着老师,思维跟着讲课节奏走,可多动症孩子却容易开小差。也许前一秒还在听老师讲数学题,下一秒窗外飞过一只小鸟,他们的目光就被吸引过去,思绪也随之飘散,完全忘记了课堂上正在进行的内容。写作业的时候,更是状况百出,一会儿抠抠手指,一会儿摆弄文具,原本 20 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常常要耗费一两个小时,作业质量还不高,错误百出,这并非他们智力不如别人,而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在行为活动上,多动是这类孩子的“标签”。他们就像被安装了永动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家里,从客厅跑到卧室,再从卧室跳到沙发上,一刻不停歇;在学校,课间休息时在教室里穿梭奔跑,大声呼喊,搅得周围同学不得安宁。即使在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比如去餐厅吃饭,旁人都在静静用餐,他们却坐不住,一会儿踢踢桌腿,一会儿试图离开座位四处张望,让家长尴尬不已。而且,他们的动作往往还比较笨拙,拿东西容易打翻,走路也时常磕磕绊绊,这是因为他们在行动时缺乏协调性和计划性。
冲动行为也是多动症孩子常见的表现。他们做事常常不经过大脑思考,完全凭一时的感觉。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抛出来,还没等其他同学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脱口而出,完全不顾及课堂秩序;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不懂得轮流等待,总是着急地抢着先玩,要是没抢到就容易发脾气、哭闹,甚至动手打人,引发同伴之间的冲突。在马路上,看到有好玩的地方,也不管有没有车辆,拔腿就跑,丝毫不考虑危险,这些冲动行为不仅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也让家长时刻提心吊胆。
除了以上这些,多动症孩子在情绪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他们的情绪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可能上一秒还兴高采烈,下一秒就因为一点小事,比如玩具找不到了、被家长批评了一句,就大发雷霆,哭闹不止,情绪的剧烈波动让家长不知所措。而且,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气馁、放弃,比如搭积木搭不好,尝试几次后就把积木一扔,不想再继续。
家长们,如果您发现孩子出现了上述多种表现,且持续时间超过 6 个月,在不同场合都频繁出现,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时候,不要盲目地指责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而应该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找儿童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进行全面评估、诊断。一旦确诊为多动症,也不要惊慌失措,如今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矫正、心理辅导以及家庭教育干预等,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支持,孩子依然能够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多动症孩子的表现有哪些?家长必知关键行为信号 下一篇:多动症孩子:如何识别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