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总爱发脾气?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17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就因为玩具少了一个零件,他就躺在地上哭了半个小时,怎么哄都没用,这脾气也太坏了!”“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因为一句话发火,真是摸不透他的性子!” 在和多动症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们常常被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爆发搞得手足无措,甚至觉得孩子是在 “无理取闹”。
但你知道吗?多动症孩子的情绪问题,往往不是 “脾气差” 那么简单。他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没有安装 “情绪调节按钮” 的机器,一旦遇到一点小刺激,情绪就容易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失控。了解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多动症孩子的情绪,为何如此 “易燃易爆”
多动症孩子的情绪问题,和他们的神经发育特点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情绪反应更敏感:普通孩子可能觉得 “没关系” 的小事,比如游戏输了、被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多动症孩子却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对情绪刺激的过滤能力较弱,一点小动静就可能引发情绪波动。
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当产生愤怒、委屈等情绪时,普通孩子可能会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慢慢平复,而多动症孩子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的大脑就像缺少 “刹车装置”,情绪一旦起来就容易失控,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甚至攻击行为。
注意力缺陷的 “连锁反应”: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孩子在做事情时容易遇到挫折,比如写作业时因为频繁分心而完成得很慢,这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进而引发烦躁、愤怒等情绪。
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在陌生环境、规则较多的场合,多动症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压力,情绪也更容易变得不稳定。
错误应对情绪问题,会让孩子更受伤
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制止,但这些错误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加重问题:
一味批评指责:“就这点小事哭什么哭,太没出息了!” 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不被理解,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用更激烈的方式表达情绪。
强行压制情绪:“不许哭,再哭就把你关起来!” 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孩子暂时停止哭闹,但情绪并没有真正得到疏导,反而会在心里积累,以后可能会以更严重的方式爆发。
过度迁就妥协: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立刻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这会让孩子觉得 “发脾气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越来越难管理自己的情绪。
科学引导,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面对多动症孩子的情绪问题,家长可以试试这些方法,帮助孩子逐步学会管理情绪:
1. 教孩子识别情绪:家长可以通过绘本、表情卡片等方式,让孩子认识 “开心”“生气”“委屈” 等不同的情绪。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你现在是不是因为积木搭不好而生气呀?”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2. 提前制定 “情绪规则”: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和他们一起约定一些简单的 “情绪规则”,比如 “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可以告诉妈妈‘我生气了’”“想哭的时候可以哭一会儿,但不能一直哭影响别人”。当孩子遵守规则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3. 帮助孩子释放情绪: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情绪释放渠道,比如在家里设置一个 “情绪角”,放上枕头、玩偶等,告诉孩子:“如果你生气了,可以去情绪角打打枕头,或者抱着玩偶哭一会儿。” 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用合适的方式释放。
4. 家长做好情绪榜样: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家长的情绪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当家长自己生气时,不妨当着孩子的面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尝试调节,比如:“妈妈现在有点生气,我先深呼吸几下,冷静一下。” 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
5. 在情绪爆发前 “降温”:家长要留意孩子情绪爆发前的信号,比如脸色变红、握紧拳头等。当发现这些信号时,及时介入,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比如:“你看窗外有只小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避免情绪进一步升级。
6. 事后复盘总结:当孩子情绪平复后,和他们一起回顾刚才发生的事情,问问孩子:“刚才是什么让你生气了呀?下次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哭,还有别的办法吗?” 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情绪管理的经验。
多动症孩子的情绪管理之路可能会比较漫长,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每一次情绪爆发,都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只要家长用对方法,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孩子一定能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您在引导孩子管理情绪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上一篇:多动症孩子总被说 “故意捣乱”? 下一篇:多动症孩子为何总是容易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