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三种表现,小心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5-10-22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活泼好动似乎是他们的天性。然而,当“好动”超出了正常范围,演变成一种难以自控的行为模式时,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它并非简单的“调皮捣蛋”,而是需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干预的健康问题。本文将聚焦于多动症的三个核心表现,帮助家长学会识别潜在信号,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
 
  表现一:注意力缺陷——思想总是在“神游”
 
  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其表现远比“不专心”更为复杂和深刻。这类孩子并非故意走神,而是他们的大脑难以像其他孩子那样,有效地过滤掉无关信息,将注意力聚焦在当前任务上。
 
  具体表现包括:
 
  难以维持专注:在课堂上,孩子可能看似在听讲,但思绪早已飘远,老师讲的内容左耳进右耳出。写作业时,常常需要家长反复催促,写几个字就开始玩笔、发呆。
 
  极易受外界干扰:窗外的鸟叫、同学的咳嗽声,甚至是一些微小的光线变化,都能轻易地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学习任务上吸引走。
 
  组织规划能力弱:面对多步骤的任务,如整理书包或完成一项手工作品,他们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表现得杂乱无章,做事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日常安排。
 
  经常犯粗心的错误:在考试或做练习时,不是不会,而是因为看错题目、漏掉条件等低级失误而丢分,让家长和老师感到惋惜。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并非偶尔发生,而是在多个场合(如学校和家庭)持续存在,并且已经影响到学业效率,那么这就可能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信号。
 
  表现二:多动行为——身体里仿佛装了“马达”
 
  多动是多动症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特征。这类孩子似乎总有使不完的精力,他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持续的活动状态,难以安静下来。
 
  具体表现包括:
 
  坐不住,小动作多: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课堂上、饭桌前,孩子无法安稳地坐在椅子上,总是扭来扭去,手脚不停,玩弄衣角、文具等。
 
  过度跑动和攀爬:在不适当的场合,他们会不顾场合地跑动、攀爬,仿佛身体里有一个无法停止的“马达”,让他们难以保持静止。
 
  话多且插嘴:他们往往非常健谈,有时会显得滔滔不绝,难以控制自己说话的欲望,常常在别人话没说完时就抢着回答或打断别人。
 
  难以进行安静的活动:对于需要保持安静的活动,如阅读、画画或听故事,他们很难坚持参与,总是想动起来。
 
  需要区分的是,这种多动与孩子在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的正常玩耍不同。多动症儿童的多动是不分场合、难以自控的,即使在需要安静的时刻也无法停止。
 
  表现三:冲动控制困难——行动总比思考快
 
  冲动是多动症的第三个核心维度,指的是孩子在行动前缺乏思考,难以忍耐和等待,行为常常不计后果。
 
  具体表现包括:
 
  缺乏耐心:在排队、等待游戏轮次等需要耐心的情境中,他们会显得极不耐烦,甚至插队或催促他人。
 
  冲动行事: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不考虑后果。比如,看到同学有好玩的玩具,可能会不问自取;在马路上可能会突然冲出去。
 
  抢答问题:课堂上老师的问题还没问完,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喊出答案,破坏课堂秩序。
 
  情绪波动大:由于冲动,他们的情绪反应也可能很强烈,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容易大发脾气或哭泣,情绪调节能力较弱。
 
  这种冲动行为不仅会给孩子自身带来安全风险,也常常导致他们在社交中遇到困难,难以与同伴建立和谐的关系。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当发现孩子存在上述一种或多种表现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正确的做法是:
 
  客观观察记录:详细记录孩子行为发生的场景、频率和具体表现,为后续的专业评估提供参考。
 
  寻求专业评估:如果这些表现持续存在且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生活造成了明显困扰,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
 
  学习科学的干预方法:多动症的管理需要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学习行为管理技巧,如正向强化、任务分解、建立规则等,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医疗机构,为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表现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医院设有儿童行为发育相关科室,由具备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团队,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医院注重开展家长指导工作,提供科学的家庭干预思路,旨在协助家长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与行为管理方式。院内环境设计温馨,致力于为前来咨询的家庭提供一个舒适、安心的交流空间。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