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需要康复训练吗?
发布时间:2025-11-05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当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后,许多家长会立刻想到药物治疗。然而,除了药物,康复训练也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汇。那么,多动症到底需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具体指什么?它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帮助?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家庭。事实上,康复训练在多动症的综合干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并非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帮助孩子提升核心能力、改善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
康复训练对多动症的核心价值
多动症的本质是神经发育的差异,导致孩子在执行功能(如自我控制、计划、组织、工作记忆)方面存在困难。康复训练的核心目标,正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练习,来锻炼和加强这些薄弱的大脑功能。与药物主要缓解症状不同,康复训练更侧重于“授人以渔”,帮助孩子学习并掌握应对生活和学习挑战的技能。它的价值在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是持久的,能够让孩子在停药后依然受益。
行为管理训练:建立规则与秩序
行为管理训练是多动症康复训练中应用广泛且效果明确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原理是运用正向强化和后果管理,来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在专业指导下,家长可以学习如何为孩子设定清晰、具体、可实现的行为目标,并建立一套一致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例如,通过积分榜或代币制度,当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保持桌面整洁或成功控制一次冲动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这种训练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逐步内化规则,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执行功能训练:锻炼大脑的“指挥官”
执行功能是大脑的“指挥官”,负责管理和调控认知过程,以完成目标导向的行为。多动症儿童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短板。执行功能训练就是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结构化的任务,来专门锻炼这些能力。训练内容可能包括:时间管理练习(学习使用计时器规划任务)、组织规划练习(整理书包、规划活动步骤)、工作记忆练习(记忆游戏、复述指令)以及认知灵活性练习(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训练就像给大脑做体操,能够逐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融入集体的桥梁
由于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孩子常常在社交中遇到困难,他们可能插话、打断别人、不理解社交 cues,导致同伴关系紧张。社交技能训练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小组或一对一的情境中,治疗师会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方式,教孩子学习如何倾听、如何轮流、如何识别他人情绪、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解决冲突。通过反复练习和即时反馈,孩子能逐步掌握社交规则,建立自信,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感觉统合训练:改善身体的协调性
部分多动症孩子可能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即大脑无法有效地处理来自身体各感觉器官的信息。这可能导致他们过度寻求刺激(如不停地跑跳、旋转)或反应迟钝。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提供丰富的、有计划的感觉刺激活动(如荡秋千、玩滑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平衡练习等),来帮助大脑整合感觉信息,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多动,提升专注力。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医疗机构,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科,为多动症儿童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医院认识到康复训练在多动症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了多元化的训练体系。院内开展的康复项目包括行为干预、执行功能训练、社交技能小组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等,旨在从不同维度提升儿童的核心能力。医院的专业团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将专业训练与家庭指导相结合,致力于帮助儿童改善注意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上一篇:多动症会影响学习成绩吗? 下一篇:儿童多动症怎么治?有哪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