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脑瘫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9-02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脑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早期识别并干预对孩子预后至关重要。由于脑瘫患儿的症状会随月龄增长逐渐显现,且不同孩子的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尤其关注以下几类早期异常表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一、运动发育迟缓:脑瘫核心的早期信号
 
  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遵循“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规律,若孩子在对应月龄未出现相应运动能力,或运动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需高度警惕:
 
  - 3个月内:不能自主抬头(扶坐时头部频繁后仰或无力支撑,摇晃不稳);肢体活动少,手脚多处于僵硬或松软状态,主动蹬腿、挥手动作罕见。
 
  - 4-6个月:不会翻身(即使辅助也难以完成从仰卧到侧卧的动作);扶腋下站立时,双脚无蹬地反应,或仅脚尖着地、双腿僵硬伸直,无法弯曲;双手无法主动抓握玩具,或抓握后难以保持,很快掉落。
 
  - 7-10个月:不会独坐(独坐时身体前倾、摇晃,需双手撑地才能维持平衡,或完全无法独立坐稳);不会爬行(无爬行意识,或仅用单侧肢体发力,呈“拖行”状,而非正常的手脚协调爬行)。
 
  - 1岁以后:不会独立站立(扶站时双腿无力或过度僵硬);无法独立行走,或行走时姿势异常(如踮脚尖、剪刀步态——双腿交叉像剪刀一样,步态不稳易摔倒)。
 
  二、肌张力异常:肢体软硬程度的“异常信号”
 
  肌张力异常是脑瘫患儿的典型表现之一,分为“肌张力增高”和“肌张力降低”两类,家长可通过日常接触判断:
 
  - 肌张力增高(僵硬型):孩子肢体紧绷,活动时阻力大。比如穿衣服时难以将手臂伸入衣袖,换尿布时腿部无法轻松分开;平躺时手脚呈“握拳”“脚尖绷直”状态,被动掰动肢体时能明显感觉到孩子抵抗;抱孩子时感觉身体僵硬,像“木板”一样,无自然放松感。
 
  - 肌张力降低(松软型):孩子肢体无力、松软,像“软面条”。比如3个月后仍无法竖头,头部频繁后仰或左右摇晃;平躺时手脚过度伸展,无自主蜷缩动作;扶腋下站立时,双腿无法支撑身体重量,会自然下垂;抱起时感觉孩子身体“往下沉”,难以托住。
 
  三、姿势异常:身体姿态的“不自然表现”
 
  脑瘫患儿因肌张力异常和运动控制能力差,常出现持续的异常姿势,且无法通过自身调整改善:
 
  - 头部姿势异常:持续头后仰(尤其竖抱时),或头部偏向一侧,难以转向另一侧;喂奶时孩子头部无法主动贴近乳房或奶瓶,需家长反复调整。
 
  - 肢体姿势异常:上肢常呈“内收握拳”状(双手紧握,手臂向身体内侧收紧,无法自然展开);下肢常见“剪刀步态”(站立或行走时双腿交叉)、“足内翻/足外翻”(脚掌向内或向外倾斜,无法放平);平躺时身体偏向一侧,双侧肢体活动不对称(如一侧手脚活动多,另一侧活动少)。
 
  - 躯干姿势异常:坐姿时身体过度前倾或后仰,无法保持端正;趴着时无法用手臂支撑身体抬头,胸部难以离开床面。
 
  四、其他伴随异常:除了运动,这些信号也需关注
 
  部分脑瘫患儿还会伴随非运动系统的早期表现,家长需结合整体情况判断:
 
  - 反应迟钝:对声音、光线、人脸等刺激反应弱,比如听到大声响不会惊跳,看到熟悉的人不会主动微笑;眼神呆滞,不会追视移动的玩具或物体。
 
  - 喂养困难:吃奶时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容易呛奶、吐奶;喂奶时间长,孩子常因疲劳而停止吃奶;口腔闭合能力差,流口水现象明显(尤其6个月后仍频繁流口水,且无法自主控制)。
 
  - 语言发育迟缓:1岁左右不会发出“爸爸”“妈妈”等简单音节;1岁半后仍无法用简单词语表达需求,或对家长的语言指令无回应(排除听力问题后)。
 
  - 异常哭闹或安静:部分孩子哭闹频繁,且哭闹时肢体僵硬、难以安抚;也有孩子异常安静,很少哭闹,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活动意愿极低。
 
  五、关键提醒:发现异常后该怎么做?
 
  若家长观察到孩子出现上述1种或多种表现,尤其是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同时存在时,切勿抱有“孩子大了会自己好”的侥幸心理,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儿童康复科或小儿神经科就诊。
 
  医生会通过专业的体格检查(评估肌张力、肌力、反射)、发育量表评估(判断运动、语言、社交等发育水平),必要时结合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孩子是否存在脑瘫或其他发育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脑瘫干预的“黄金期”是0-6岁,越早干预,孩子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效果越明显。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的早期筛查、诊断与康复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为出现疑似脑瘫早期表现的孩子提供专业医疗支持。
 
  医院配备了由儿童神经科医生、康复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能够为孩子进行全面的发育评估,结合月龄、症状表现等判断是否存在脑瘫风险,同时为家长解读评估结果,普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针对需要康复的孩子,医院会制定个性化方案,涵盖运动训练、姿势矫正、语言干预等内容,帮助孩子改善运动功能、提升发育水平。此外,医院还会为家长提供家庭护理指导,比如如何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促进孩子运动发育,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辅助孩子康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发育情况存在疑问,或想为孩子进行早期筛查,可前往医院咨询,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与帮助。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