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现这些现象,一定警惕自闭症

发布时间:2025-07-07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每一个宝宝都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父母的心。然而,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异常现象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自闭症便是其中之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通常在宝宝早期就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对宝宝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出现哪些现象时,家长一定要警惕自闭症。
 
  社交互动障碍:难以融入“小世界”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社交互动能力会逐渐发展。一般来说,几个月大的宝宝就会对周围人的表情、声音产生反应,喜欢与人进行眼神交流。然而,患有自闭症的宝宝在社交互动方面往往存在明显障碍。
 
  比如,当家长呼唤宝宝的名字时,他可能毫无反应,仿佛没有听到一样。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也很难融入其中,总是独自待在角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关注和安慰。有些宝宝甚至对父母的拥抱、亲吻等亲密举动表现出抗拒,不愿意与他人有身体接触。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这些异常表现,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自闭症的早期信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语言发育迟缓:沉默背后的“秘密”
 
  语言发育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常情况下,宝宝在1岁左右会开始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如“爸爸”“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会不断提高。但自闭症宝宝的语言发育往往会出现迟缓或异常。
 
  有些宝宝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却迟迟不开口,或者只会重复一些无意义的音节,无法说出有意义的词语和句子。即使能够说话,也可能存在语言理解困难,无法理解他人话语的含义,或者说话时语调单一、缺乏情感色彩。还有一些宝宝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说的内容可能是广告词、动画片台词等,但与当下的情境毫无关联。
 
  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宝宝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还可能对他的认知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当家长发现宝宝在语言方面存在异常时,要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兴趣狭窄与刻板行为:重复动作背后的“执着”
 
  自闭症宝宝通常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兴趣,而对其他事物则毫无兴趣。比如,有些宝宝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对其他玩具视而不见;或者只关注旋转的物体,如车轮、风扇等。
 
  同时,他们还会表现出刻板的行为模式,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重复排列物品等。这些行为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很难被打断。如果家长试图改变他们的行为或环境,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哭闹、发脾气等行为。
 
  这些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典型特征之一。家长要留意宝宝是否有这些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感知觉异常:对世界的“独特感知”
 
  自闭症宝宝在感知觉方面也可能存在异常。有些宝宝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过于敏感,比如听到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就会捂住耳朵,对某些材质的衣物或玩具表现出强烈的抵触。而有些宝宝则对刺激过于迟钝,如对疼痛不敏感,即使受伤了也没有明显的反应。
 
  这些感知觉异常会影响宝宝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导致他们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家长要关注宝宝在感知觉方面的表现,如有异常,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
 
  自闭症虽然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但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宝宝的预后。作为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宝宝出现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兴趣狭窄与刻板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等现象,一定要警惕自闭症的可能,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让我们用爱和耐心,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