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星星的孩子”:什么是自闭症?

发布时间:2025-07-07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自闭症,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被提及。它指的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孩子与世界的连接方式。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与众不同,家长们常常感到困惑。然而,对自闭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明扼要地解释什么是自闭症,并提供简单实用的早期识别方法,希望能帮助更多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状况,为“星星的孩子”提供及时的帮助。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全称“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它被称为“谱系”,是因为每个患有自闭症的个体表现出的症状和严重程度都可能差异很大,从轻微到严重,各不相同。
 
  自闭症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及狭窄兴趣。
 
  1. 社交沟通障碍
 
  这是自闭症显著的特征之一。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与人交流和互动方面会表现出困难,具体包括:
 
  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或缺失: 有些孩子可能很晚才开口说话,甚至完全没有语言。
 
  交流性语言匮乏: 即使能说话,他们的语言也可能缺乏交流目的,比如只会重复别人的话(鹦鹉学舌),或者只说一些与情境无关的固定词语。
 
  理解困难: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如玩笑、比喻或双关语。
 
  非语言沟通障碍:
 
  眼神交流缺乏: 很少或没有眼神接触,或者眼神飘忽不定,不注视说话者。
 
  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缺乏: 面部表情可能很少,或者与情绪不符;很少用手势来表达需求或情感,比如不主动指东西给别人看。
 
  对他人情绪不理解: 难以识别或回应他人的情绪,对他人的悲伤或喜悦可能没有反应。
 
  社交互动障碍:
 
  对人不感兴趣: 可能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较少主动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孤立玩耍: 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可能显得孤僻,喜欢独自玩耍,不主动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
 
  分享障碍: 很少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兴趣、成就或物品。
 
  2. 重复刻板行为及狭窄兴趣
 
  这部分特征表现为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重复和僵化,具体包括:
 
  刻板行为: 孩子可能会反复做一些没有明显目的动作,比如长时间地摇晃身体、转圈、拍手、踮脚尖走路、嗅闻物品等。
 
  对物体特殊的使用方式: 他们可能迷恋于物品的某个部分,比如反复转动玩具车的轮子,而不是玩整辆车;或者喜欢把物品排成一排,对排列顺序有极度的坚持。
 
  固执于特定程序或常规: 孩子可能非常抗拒变化,一旦日常活动顺序被打破,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安或哭闹。比如,坚持走同一条上学路线,或者吃饭时必须用特定的碗。
 
  狭窄而固定的兴趣: 对某些特定事物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兴趣和专注,例如只对火车时刻表、地图、恐龙等感兴趣,并能记住大量细节,但对其他事物则漠不关心。
 
  对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 可能对某些声音、光线、气味、触感表现出过度敏感(如害怕某些声音)或反应不足(如对疼痛不敏感)。
 
  如何做到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对于自闭症的干预效果至关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观察者,如果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意到以下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评估。
 
  1. 0-12个月:
 
  眼神接触少: 很少与父母对视,或者眼神接触时间很短。
 
  不回应呼唤: 对父母的呼唤或自己的名字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即使听力没有问题。
 
  很少微笑或发声: 缺乏社交性微笑,很少发出“咿呀”声,或发声种类单一。
 
  不模仿: 不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或声音。
 
  肢体僵硬或松软: 在被抱起时可能身体僵硬或异常松软,不易调整姿势。
 
  2. 12-18个月:
 
  对语言不理解: 听不懂简单指令(如“给我”),或对日常语言反应少。
 
  不指物表达需求: 不用手指来指明想要的东西,或不指远处的物体与人分享。
 
  对人兴趣降低: 对周围的人或玩耍中的同伴不感兴趣,更喜欢独自玩。
 
  缺乏分享性注意: 不会追随父母的视线看向某个物体(如父母看天空的飞机,孩子不跟着看)。
 
  不玩假想游戏: 不会玩“过家家”等假想游戏。
 
  语言发展停滞或倒退: 已经会说的词语突然不再说,或语言发展没有进步。
 
  3. 18-24个月及以上:
 
  语言使用异常:
 
  言语重复: 反复说相同的话或重复别人的话(刻板言语)。
 
  代词混淆: 常用“你”来指代自己,或分不清“我”和“你”。
 
  缺乏对话: 难以参与双向对话,只说自己想说的话,不顾及听者反应。
 
  社交互动问题加剧:
 
  回避社交: 刻意避开人群,不喜欢被拥抱或亲近。
 
  不理解情绪: 无法理解他人的表情、情绪,或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同伴交往困难: 难以与同龄孩子建立友谊,或不知道如何加入游戏。
 
  刻板行为明显:
 
  重复动作增多: 反复转圈、拍手、摇晃身体等动作更加频繁。
 
  对特定物品痴迷: 对某些物品或其部件表现出异常的迷恋。
 
  固执于常规: 坚持按固定模式行事,对任何改变都感到不安和抗拒。
 
  感官异常敏感: 对声音、光线、气味等反应过度或过少。
 
  如果家长观察到孩子出现上述任何一项或多项表现,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迹象持续存在或变得更加明显,请务必引起重视,并尽快带孩子前往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或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预后、发挥潜能的关键。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就能为这些“星星的孩子”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