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闭症早期筛查

发布时间:2025-07-16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神经发育障碍。研究表明,越早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其预后效果就越好。而早期筛查是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的关键环节。然而,很多家长对自闭症的早期筛查了解甚少,往往错过了比较好筛查时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相关知识。
 
  早期筛查的重要意义
 
  早期筛查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意义重大。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在儿童早期就会有所显现,但由于其症状与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表现相似,容易被家长忽视。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异常,为后续的诊断和干预争取宝贵时间。
 
  有数据显示,在自闭症儿童 2 岁前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社交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孩子甚至可以接近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而如果筛查和干预较晚,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模式已经固化,干预难度会大大增加,预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早期筛查是帮助自闭症儿童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
 
  早期筛查的适宜时间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应尽早开展,一般来说,从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开始关注其发育情况,而系统的筛查可以在 18-24 个月时进行。
 
  在孩子 0-1 岁期间,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留意孩子的眼神交流、对声音的反应、微笑等情况。比如,3 个月大的孩子是否会对人微笑,6 个月大时是否能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1 岁时是否会用手指指向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18-24 个月是自闭症筛查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的语言、社交等能力开始逐步发展,自闭症的相关症状会更加明显。专业机构会采用标准化的筛查工具对孩子进行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发现问题。
 
  早期筛查的主要内容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主要围绕孩子的发育情况展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社交互动能力是筛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孩子是否会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是否会对他人的表情和动作做出回应,是否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是否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关注和安慰等。
 
  语言和沟通能力也是筛查的重要指标。主要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否符合年龄标准,比如 1 岁左右是否会说简单的单词,2 岁左右是否能说简短的句子;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非语言沟通能力,如是否会用手势、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等。
 
  行为表现同样不容忽视。筛查会关注孩子是否存在重复刻板行为,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排列物品等;是否对某些物品或活动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和执着;是否对环境的变化过度敏感,难以适应等。
 
  此外,孩子的感知觉发展也会在筛查范围内,比如是否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有异常反应。
 
  早期筛查的常用方法
 
  目前,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主要有家长问卷、专业观察评估等方法。
 
  家长填写的发育筛查问卷是常用的初步筛查工具。这类问卷通常包含一系列与儿童发育相关的问题,如孩子的眼神交流情况、语言表达能力、行为表现等,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常见的问卷有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改良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等。通过问卷筛查,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自闭症风险,如果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专业评估。
 
  专业人员的观察和评估是更深入的筛查方式。专业医生或发育行为专家会通过与孩子互动、观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自闭症的疑似症状。评估过程中,专业人员会设置一些特定的场景,如让孩子完成简单的指令、与他人进行互动游戏等,观察孩子的反应和表现,进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筛查后的不同结果及应对措施
 
  早期筛查后,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筛查阴性和筛查阳性(或疑似阳性)。
 
  如果筛查结果为阴性,说明孩子目前的发育情况基本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松警惕。家长仍需持续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互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如果筛查结果为阳性或疑似阳性,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因为筛查结果并不等同于确诊。此时,需要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估。专业医生会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发育史、相关检查等,做出终的诊断。一旦确诊为自闭症,应尽早开展干预训练,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如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家长在早期筛查中的作用
 
  家长在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家长是与孩子接触密切的人,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和发育情况。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里程碑,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应具备的能力,如 3 个月会微笑、6 个月能认人、1 岁会叫爸妈等。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个发育阶段没有达到相应的里程碑,应及时引起重视。
 
  同时,家长要主动参与筛查,在带孩子进行常规体检时,积极向医生反映孩子的发育情况,配合医生完成相关的筛查问卷和检查。不要因为担心 “孩子有问题” 而回避筛查,早发现才能早干预。
 
  此外,家长要学会科学观察孩子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孩子的社交互动、语言沟通、行为表现等方面是否存在异常,并记录下来,为医生的筛查和诊断提供详细的信息。
 
  总结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是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预后效果具有关键意义。家长应充分认识到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了解筛查的适宜时间、主要内容和常用方法,主动参与到筛查过程中,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
 
  一旦筛查发现异常,要及时带孩子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干预,不要拖延。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能够在早期得到有效的帮助,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位于广东省荔湾区南岸路 18 号后栋,是一所专注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诊疗与康复的现代化专科医院,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科研于一体。医院高度重视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工作,拥有专业的筛查团队和先进的筛查工具。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刘振寰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采用科学的筛查方法,如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专业行为观察等,对孩子进行全面、细致的筛查。对于筛查出的疑似自闭症儿童,医院会提供进一步的诊断服务,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包括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感统训练等,同时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助力孩子尽早得到干预,健康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