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泼好动,是天性还是“多动症”?这些信号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03-2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天性各异,有的文静,有的活泼。然而,当孩子的活泼好动超出正常范围,甚至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时,家长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在发出信号。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它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多动”?
活泼好动并不等同于“多动症”。以下是一些需要家长们留意的信号:
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
在完成需要持续注意力的任务时,容易出现错误或遗漏。
常常避免或讨厌需要长时间动脑筋的任务。
多动:
孩子常常坐不住,喜欢在座位上扭动。
在不恰当的场合下奔跑或攀爬。
难以安静地进行游戏或活动。
总是显得“忙个不停”,像个“小马达”。
冲动:
孩子常常在问题还没问完时就抢着回答。
难以等待轮候,常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活动。
情绪容易激动,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多动症”的危害
如果“多动症”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以下危害:
学习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社交障碍:
冲动和多动行为容易导致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
长期受到批评和指责,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成年期影响:
部分“多动症”患者的症状会延续到成年期,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应该:
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科学治疗: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或综合治疗。
耐心陪伴:
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家校合作:
与老师保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温馨提示:
“多动症”并非孩子的错,家长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有效的干预,孩子们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