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多动症症状的五大表现

发布时间:2025-07-31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儿童的成长阶段,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并非孩子故意调皮捣蛋,而是由神经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行为和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很多家长容易将孩子正常的活泼好动与多动症混淆,从而延误干预时机。了解小孩多动症的典型表现,能让家长更精准地判断孩子的状况,为及时干预提供依据。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孩多动症症状的五大表现。
 
  持续性注意力难以集中
 
  注意力集中困难是多动症孩子比较明显的表现之一,且这种注意力缺陷具有持续性,并非偶尔出现。在学习场景中,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课堂内容,老师讲课不到十分钟,就可能开始东张西望、摆弄文具,甚至与周围同学小声说话。做作业时,更是频繁分心,一道简单的题目可能需要反复提醒才能完成,外界任何一点轻微的声响,比如翻书声、脚步声,都能轻易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在日常活动中,这种注意力不集中同样明显。比如看动画片时,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完整看完一集,常常看几分钟就跑去玩别的玩具,而玩具也换得极为频繁,几乎没有一件能玩超过十分钟。与人交流时,总是左顾右盼,看似在听,实则没抓住核心内容,当被问起刚才说的话时,往往一脸茫然。
 
  活动量异常增多
 
  多动症孩子的活动量远超同龄儿童,且这种活动缺乏目的性,给人一种 “停不下来” 的感觉。在幼儿时期,他们就比其他孩子更难安抚,学走路时不是稳步前行,而是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即使累得气喘吁吁,也只是短暂休息后又开始活动。
 
  进入学龄期后,这种过度活动的表现更加突出。在课堂上,他们会不停地扭动身体、晃腿、转笔,甚至在座位上蹭来蹭去,严重时还会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后排追逐打闹,扰乱课堂秩序。课间休息时,其他同学可能在聊天或做游戏,他们却在走廊里狂奔、攀爬栏杆,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刻。在家中,也总是爬上爬下,把沙发、桌子当作游乐场,很难乖乖坐在椅子上吃饭或看电视。
 
  行为冲动缺乏克制
 
  冲动是多动症孩子的另一个典型特征,他们做事往往不经过思考,完全凭即时想法行动,容易因此引发各种问题。在与同伴玩耍时,他们可能会突然抢走别人的玩具,或者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人,不懂得等待和分享。
 
  在课堂上,老师提问还没说完,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抢答,而且答案往往偏离问题核心。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比如游戏输了、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就会立刻爆发情绪,大哭大闹、摔东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经常做出一些危险行为,比如闯红灯、触摸电源插座等,完全意识不到可能带来的后果。
 
  学习能力明显受损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问题,多动症孩子的学习能力会受到显著影响,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且进步缓慢。在阅读方面,他们很难理解文章的主旨,常常漏读、错读字词,读完后无法复述内容。书写时,字迹潦草不堪,笔画混乱,经常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而且作业拖沓,需要家长全程催促才能完成。
 
  在数学学习上,他们容易看错数字、符号,计算时粗心大意,简单的加减法也会频繁出错。由于学习效果不佳,孩子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出现逃课、厌学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影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进一步打击学习积极性。
 
  社交关系存在障碍
 
  多动症孩子在社交方面往往存在困难,难以与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不懂得遵守规则,比如玩游戏时随意更改规则、插队,导致其他同学不愿与他们组队。与同伴交流时,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自顾自地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关注对方的反应,让人觉得难以沟通。
 
  由于冲动和过度活动,他们还可能无意中伤害到同伴,比如在追逐打闹时撞到别人,从而引发矛盾。长期下来,同伴会逐渐疏远他们,使他们感到孤独、自卑。在与长辈相处时,也常常不听从教导,顶撞父母、老师,难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出现以上多种表现,且这些表现持续半年以上,严重影响了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通过早期干预,包括行为训练、心理辅导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大部分孩子的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逐步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