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信号,家长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5-10-28 | 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常见神经发育障碍。许多家长常常将孩子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简单地归结为“调皮”或“年龄小”,从而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医学问题。事实上,多动症若未能被及时发现和科学干预,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自信心造成长远的影响。因此,学会识别多动症发出的早期信号,是每位家长都应具备的育儿知识。本文将系统梳理多动症的核心表现,帮助家长区分正常活泼与病理状态,做到早发现、早应对。
 
  区分活泼好动与多动症
 
  在探讨具体信号之前,家长首先需要理解,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而多动症则是一种持续性的、超出正常范围的发育偏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情境一致性:正常活泼的孩子在特定场合,如看电影、听故事时,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儿童则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表现出难以抑制的活动水平,似乎“不受控制”。
 
  行为目的性:活泼好动的孩子行为通常有目的性,他们的活动富有探索精神。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往往显得杂乱无章,缺乏明确目标,从一个活动跳到另一个活动,难以深入。
 
  社会适应性:正常的孩子能够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而多动症儿童由于冲动和注意力问题,常常在集体活动中显得格格不入,难以适应规则。
 
  注意力缺陷的常见信号
 
  注意力缺陷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它不仅仅是“不专心”那么简单,家长可以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难以维持专注:在从事需要持续注意力的任务时,如做作业、听课,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困难。他们可能看起来在听,但思绪早已飘远,导致任务完成质量差或根本无法完成。
 
  容易受外界干扰:对环境中的声音、光线等微小刺激异常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轻易打断其正在进行的活动。
 
  经常犯粗心错误: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如抄错题、漏掉题目要求、做事丢三落四。
 
  听觉信息处理困难:常常表现为“听而不闻”,家长或老师的指令似乎没有进入大脑,需要反复提醒才能做出反应。
 
  组织规划能力弱:在整理书包、规划时间、完成多步骤任务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做事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多动与冲动的典型表现
 
  多动和冲动是多动症的另外两大核心症状,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身体的多动:年幼的孩子可能表现为不停地跑动、攀爬,无法安坐。学龄儿童则可能表现为坐立不安,手脚小动作不断,玩弄笔、尺子等物品,甚至在座位上扭动身体。
 
  言语的过多:话多,常常在不恰当的场合插话、抢话,难以耐心等待他人把话说完,课堂纪律性差。
 
  行为的冲动:做事缺乏思考,行动先于大脑。比如,别人问题还没问完就脱口而出答案,在集体活动中不按规则行事,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情绪的急躁:耐心不足,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遇到挫折时,情绪反应激烈,容易发脾气或哭泣。
 
  不同年龄段信号的演变
 
  多动症的信号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家长需要动态地观察:
 
  学龄前期:信号主要表现为极端的活动水平、难以安抚的情绪和破坏性的冲动行为。
 
  学龄期:由于学习压力增大,注意力缺陷对学业的影响凸显,多动和冲动则可能导致纪律问题和社交困难。
 
  青少年期:外显的多动可能减轻,但内心的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决策依然存在,可能表现为学业拖延、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危险行为。
 
  家长发现信号后该怎么做
 
  当家长观察到孩子存在上述多个信号,且这些症状已持续半年以上,并对孩子的日常功能造成了负面影响时,就需要引起重视。首先,保持冷静和接纳的态度,避免指责和打骂,理解孩子并非故意为之。其次,可以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关键的一步是,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通过科学的评估来明确诊断,从而获得针对性的干预指导。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的医疗机构,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医院设有儿童发育行为等相关科室,关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发展问题。院内配备了相应的评估工具,由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儿童进行系统化的发育评估。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问题,医院注重多学科协作,结合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干预建议与支持。同时,医院强调家庭在儿童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家长指导等方式,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状况,学习有效的家庭干预策略,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坐落在广州荔枝湾区,是一家集预防保健、临床诊疗、科研及康复于一体现代化特色儿童专科医院...【详细】